可盈可乐最新消息


赵康杰的视角

AIoT业务策略升级,智能手机收入占主导地位

从小米的主营业务分类来看,智能手机业务依旧是主要的收入来源,占总营收的61.7%。虽然与去年一季度的67.5%相比有所下降,但其在公司营收中的地位依然不可动摇。与此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的营收占比有所上升,从去年的22.4%提升至今的27.5%。尽管如此,与智能手机的业务规模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AIoT成为战略重点

在小米集团的年度报告中首次提出“策略升级”后,一季报中再次强调了这一点,并将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作为“策略升级”的核心。小米集团加速推进“手机+AIoT”双引擎战略,并公告大幅增加IoT平台接入的设备数量。

大家电业务作为AIoT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早有预兆。5月17日,小米集团成立大家电事业部,由集团高级副总裁王川负责。雷军也明确表示,大家电将成为公司未来10年发展蓝图的核心部分。

投资业务崭露头角

除了主营业务外,小米在一季度投资了超过270家公司,总账面价值达到币290。这表明小米不仅在核心业务上发力,还在投资领域进行了广泛的布局。

随着投资的逐渐成熟,越来越多的小米投资公司开始上市。自2018年以来,已有10家小米投资的公司成功在股市登陆。在2019年第一季度,小米处置投资的税后净收益达到了5.92,投资收益占经调整净利润的比重超过四分之一。

科创板上的小米

在科创板申报企业名单中,有8家企业与小米或雷军有关。尽管如此,其中一些公司的市场认可度并不高,面临着盈利能力、大客户依赖等方面的质疑。例如,一家为小米提供平衡车的供应企业的上市申请因需增加一期审计而暂停。

记账方法引发质疑

关于小米的长期投资记账方法,市场中也存在不同的看法。相较于其他公司的记账方式,小米选择了一种更为激进的方法。通过直接将长期投资的公允变动计入当期税前利润,并在资本市场上通过高市盈率放大倍数。

商业模式两大瓶颈值得关注

在讨论小米的商业模式时,提高硬件市场占有率是其成功的关键。而依靠硬件推动互联网消费则是其商业模式的本质。随着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如何提升市场份额、如何将更多的用户转化到IoT生态体系中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据数据显示,虽然小米在市场的智能手机市场份额有所增长,但与全球其他主要厂商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尽管IoT业务营收有所增长,但与小米手机用户的转化情况并不乐观。

结语

面对未来的发展,小米集团需要在保持主营业务强劲增长的解决商业模式中的两大瓶颈问题。通过不断创新和优化战略,期待其在AIoT领域取得更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