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是多少度
温度与免疫力:认识之间的奥秘
近年来,在反复的背景下,我们时常会遇到测体情景。有时我们会发现测出的体温偏低,如34℃、35℃等,随即产生了疑问:“这低体温与免疫力有何关系?”
一、体温与免疫力的探秘
有一种说法认为“体温每降低1℃,免疫力下降30%以上”。这让人不禁想问:体温真的与免疫力息息相关吗?低体温是否意味着免疫力弱?
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医院健康管理研究所的卓越博士为我们解答了这一问题。他表示,我们的免疫力分为固有免疫和获得性免疫。而温度确实会影响到免疫力的作用。
免疫细胞在平时是处于静止状态下的,而当身体温度升高时,可以激活它们。免疫系统在产生作用的过程中,会释放出免疫因子,来调控体温,以此激活免疫细胞。如果测到局部的体温偏低,则可能暗示免疫系统正在努力应对病原体。全面性的体温低并不能直接断定免疫力弱。
二、关于低体解读
时常有人疑惑,在商场、饭店等地方测得较低的体温是否意味着免疫力下降。实际上,这往往与露在外面的皮肤温度受环境影响有关。如需更准确的测量,建议尝试测量脖子或手腕的温度。
至于体温与免疫力的最佳状态,目前还没有公认的标准。只要人的体温保持在36-37℃的正常范围内,免疫系统就可以正常工作。
三、影响免疫力的其他因素
除了温度外,年龄、睡眠、饮食等都会对免疫系统产生影响。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精神因素。最新研究发现,精神压力会对、淋巴结等免疫器官造成影响,进而影响整个免疫系统。
长期慢性炎症也会耗尽免疫资源,使免疫系统难以应对其他病原体。
四、免疫力失衡的预警信号
免疫力并非越高越好,过高的免疫力同样可能带来问题。当免疫系统被过度激活时,可能会攻击自身,导致皮肤病、过敏等问题。更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攻击我们的器官,诱发心肌炎等疾病。
当出现经常感冒、皮肤过敏等症状时,可能就是免疫力失衡的预警信号。
五、如护最佳免疫力
坚持定期定量的运动:运动能提高体温,增加氧气供应,加快新陈代谢率,从而增强免疫力。
调整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不抽烟、不喝酒,坚持健康饮食。
保持愉悦的心情:积极应对生活中的压力和挑战,避免让“坏情绪”影响身体健康。
按时接种:这也是维护免疫力的重要手段。
温度与免疫力之间确实存在一定关系,但并非绝对。我们应全面认识身体健康的各个方面,并从多方面进行维护。
本文受访专家:卓越博士(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医院健康管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