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员工取花名大全


陈白近日,网易全体员工收到了一份颇具新意的内部通知。信件内容不涉及人事调整大计,不谈论公司战略变革,也不谈及薪资增减,却独树一帜地倡导员工为自己取一个特别的昵称。此举迅速引发了热议,一时间,“旺财”、“二狗”、“富贵”等昵称成为了员工间的流行选择,同时也让网易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据悉,网易的这一举措,源于公司创始人丁磊的不喜欢被称呼为“丁总”。丁磊曾幽默地表示,这体现了过于传统的企业文化,他希望公司能够更加年轻、开放。如今,这种愿望已经转化为实际行动,渗透到了公司的日常管理中。

在东方职场文化中,上下级关系的处理往往是一个敏感而复杂的问题。相较于西方社会直接以名相称的传统,互联网公司尤其是那些追求现代化的企业,对于员工间的称呼有着更深的考量。互相的称呼不仅仅是一种仪式感,更是企业是否具有现代感、开放性、扁平化特征的体现。

网易的做法似乎在效仿其邻居——同在杭州的阿里巴巴。众所周知,阿里巴巴的企业文化中,花名是一个独特的存在。比如马云的“风清扬”,张勇的“逍遥子”等。这些花名不仅在内部被广泛使用,还成为企业识别度的一部分。

不只是阿里巴巴和网易,其他科技公司也在探索适合的称呼方式。早在世纪之交,联想就已经尝试内部“无总称谓”活动。随后,其他互联网巨头如腾讯、京东等也纷纷效仿。如腾讯的马化腾被称为“Pony”,张小龙被称为“Allen Zhang”。这些昵称的存在,让主流互联网公司都在努力营造一个平等沟通的工作环境。

这种平等沟通的背后,实则是企业为避免“大公司病”的积极尝试。“大公司病”是指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由于科层制度、官僚化等因素导致的企业活力下降。而通过改变员工间的称呼方式,企业希望能够打破科层制度,让决策者更接近一线员工,更直接地听到市场的声音。

互联网科技公司的这一变革趋势是形式向扁平化、平台化管理转变的体现。不论是采用花名、昵称还是取消职级公开等做法,都是在这一趋势下的具体实践。对于企业家而言,尽管在称谓上的创新能够带来表面的平等感,但真正要解决科层制带来的问题还需深入到企业文化的根本。

随着互联网企业的崛起和壮大,这些企业正面临着与GE等传统企业相似的挑战。如何优化结构、探索更高效的企业管理之道是摆在他们面前的重要任务。正如GE在管理上的全面变革一样,互联网企业也需要不断探索和尝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从1997年互联网元年的发展至今,互联网企业已经走过了近三十年的历程。在这个变革的时代里,这些企业不仅要关注产品的创新和市场的拓展还需深入思考如何打造一个高效、健康的企业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