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尝寓居惠州嘉佑寺翻译


邱岳

前几日,在艺术交流的群聊中,偶然看到任云老师的字画正在拍卖。那幅字是苏东坡的名句,我情不自禁地出价竞购,结果竟成功收入囊中。刚收到,便请人装裱加框,如今已安放在书房。

此句源自苏东坡的《记游松风亭》。我曾寄居于惠州的嘉祐寺,漫步至松风亭下。体力不支,渴望能有个地方歇息。抬头望向亭宇,觉得距离甚远,我暗自琢磨:如何才能抵达呢?而后,心中豁然开朗,道出:“此间何处不能作为休息之所?”此念一现,犹如上钩之鱼得以解脱。若人能领悟此道,即便身处战火纷飞之中,进退维谷之际,亦能从容休憩。

苏东坡的人生曲折多舛,漂泊无定。当他写下这段文字时,正被接连贬至惠州,这是他人生低谷之一。尽管如此,他依然保持着那份对生活的敏锐与情致,如同那位将猪肉切成红酥的厨子。

我猜他或许会回想起被贬至岭南的老友王定国和柔奴。重逢时,苏轼问他们岭南是否不好?柔奴笑着回答:“心安之处即是故乡。”这句话透露出的从容与智慧,正是苏东坡所拥有的。

生活中,我们似乎总在追求某个目标,不断进化、迭代、增长。我们的重心总在未来的落脚点上,忙碌奔波。让我们欢喜的未达之礼,让我们忧虑的即将揭晓的胜负,还有那些跟不上节奏的种种事务……(暂且以此间有何不可休憩之处作罢。)

回想我的年轻时代,曾以为若能月入万元便是人生巅峰。如今目标达成,却未感特别欣喜。人性真是欲壑难填啊。我现在的新目标是让我的收入速度能追上我持有的指数的贬值速度。

每当谈及此类观点,友人总会教育我,说我是躺平、破罐子破摔、软弱理想者的犬儒表现。但现在出现了一个新词叫“摆烂”,据说英文翻译中有Balance,其中ce不发音。

言归正传。

我认为苏老师所表达的并非“躺平”或“摆烂”。亭子值得去,彼岸值得追寻。但无论旅途还是亭中,甚至途中任何一处,都可以安然而息,悠然自得。

苏东坡在惠州的日子过后,又被流放到更南的海南岛。谁能想到还有比惠州更南的地方?这若是常人,恐怕早已心生怨愤,选择摆烂。但苏东坡没有,他在儋州也留下了美好的故事,深受当地百姓爱戴。

事实上,苏轼的生涯每一站都留下了美好的故事。比如杭州的苏堤、东坡肉、东坡路——如果我们在地图上搜寻,会发现不仅杭州,惠州、儋州、黄州等地都有为了纪念他而命名的东坡路。

对苏东坡而言,被贬谪并生的低谷,而是他对每一个到达的地方都抱以郑重。每一站既非他的炼狱,也非他的踏脚石,而更像是他的归宿。

我仿佛看到东坡先生提起手账,随意坐下,书写着:

“从容生活 宽心随缘”

“每日一步 东坡同行”

“别让一时的停靠 成为永远的休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