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骑红尘妃子笑典故
古时诗词,诉说着远方的风物。“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句话似乎带我们回到了遥远的古代。
在北方的长安城,远离了盛产荔枝的岭南,距离之遥仿佛千山万水。为了博得杨贵妃的欢心,唐玄宗下令在贵妃生辰之日,必须让她尝到新鲜荔枝。一道颁布,特别指派了“荔枝使”负责从岭南运送新鲜的荔枝到长安。
众所周知,荔枝虽美味却难以保存。其新鲜度稍纵即逝,超过三日便不再鲜美,甚至会变质发臭。即便以当时最快的速度,从岭南到长安也需耗费十几日的时间。如何将荔枝在如此漫长的路程中保持其新鲜,几乎成了一个无法解决的难题。
一个名叫李善德的九品小官,意外地被推上了这个艰巨的任务。他醉醺醺地接下了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成为“荔枝使”。但在返回的路上,他一不小心摔了一跤,原本的因此露出了本意——“荔枝鲜”。看清这三个字后,李善德深感压力倍增。
面对如此艰巨的任务,李善德深知自己的处境十分艰难。如果不成功运送,他将面临严重的惩罚;而如果送去的是变质的荔枝,同样也会受到责罚。既然已经无法回头,他决定放手一搏。
于是,李善德踏上了前往岭南的旅程,开始了不懈的尝试与探索。他先用食盐清洗荔枝,然后尝试将其存放在密封的容器中以延长其保鲜期。他还发现连同枝叶一同运输可以更好地保持其新鲜度。他精心安排了十五个换乘点,每隔三百里就换一次马或船。他还调用了冰块作为运输工具以更好地保持荔枝的新鲜。
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和努力,李善德终于成功地将新鲜的荔枝运送到了长安。每一次的运输都伴随着巨大的开销。起初,他本以为自己会因此功成名就,但出乎意料的是,他遭到了他人的追杀。
幸得好友点醒李善德——作为一个小官,能够将荔枝送到皇帝面前,难免会有人因嫉妒而采取行动。为了保护自己和避免被卷入更大的中,他决定寻找一个有势力的人来承担这份功劳。
于是他找到了杨国忠。在相国的庇护下,他继续负责运送荔枝并将自己的保鲜方法分享了出来。然而杨国忠接手后却将此事变味了。
为了进一步延长保鲜期和满足贵妃及她家人的需求,杨国忠大量砍伐岭南的果树进行采摘。这不仅让当地百姓苦不堪言,还使得原本的运输成本翻倍增长。更令人痛心的是在杨国忠的操控下从驿站和百姓身上搜刮钱财来支付这些高额的花销。
因此“一骑红尘妃子笑”这句诗不仅传递了荔枝的珍贵和妃子的幸福生活也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这一切的开销最终都是由普通老百姓默默承担的。
这一事实如今被后世传颂且铭记。通过那句流传甚广的诗句我们也了解到了唐朝皇家的奢侈生活和民众所承受的重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