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树木下一句
谚语有言:岁月如树,百年的成长需于十年之间。
王阳明被誉为历史上立德、立功、立言的楷模。
然而他提出观点:每个人都能够成为至圣之人。
他用一生的经历,教导我们如何“完善自我”。
章节一
立志的方向,决定人生的道路
王阳明曾说:“人生的首要任务是读书以成为圣贤。”
俗话说,从小看老。
你立下何种志向,就会成为何种人。
王阳明自幼立志成为圣贤,并为之奋斗终身。
最终,他成为千古圣贤,这便是最好的诠释和证明。
有了目标,人生才有了方向,才能更有效地利用时间和精力。
章节二
逆境中的福气,隐藏在逆商之中
面对科举再次落选,王阳明却心境平和。
他说:“他人以落第为耻,我却以落第动心为耻。”
一个人的人生高度,与他的逆商息息相关。
人生路上难免有挫折和困难,面对各种不认可,越能磨砺心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坚持自我,不要过分在意一时的输赢。
章节三
内心光明,世界便温暖如春
王阳明认为:“保持快乐和乐观的心态,是修心的关键。”
心境的修炼,可以使人百病不侵。
万事万物都是人内心的投射。
由于王阳明内心深处住着圣贤,所以他看到的世界也是充满圣人的。
一个人内心平静并远离世俗的丑陋繁琐,相信美好的存在。
那么他看到的一切,都将变得美好。
章节四
真诚的力量,胜过技巧
王阳明曾说:“只有天下最真诚的心,才能立下天下最大的根基。”
真诚的人总能打动他人,即使暂时被误解。
虽然事事讲求技巧可能看起来很聪明,但实际上只是小聪明。
真正的智者不会寻找捷径,而是默默地用笨方法下功夫。
实际上,世上所有事情都没有捷径可走。
你认为的捷径,往往只是弯路。
章节五
行动胜过千次空想
古话说:“事虽小,不做不成;路虽近,不走不达。”
王阳明一生践行知行合一的理念,他认为:“只知不行,实为未知。”
就像静止的火车头只需一个小木块就能阻止其移动,但当火车头动起来时,却能穿透厚实的水泥墙。
人生中最大的遗憾不是努力了却没有成功,而是在回顾时感叹“我本可以”。
不尝试一次,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
章节六
减少欲望,增加快乐
王阳明曾说:“减少一份人欲,便恢复一分天理,何等轻松自在!”
对于任何事情,尽力而为即可,不必过分执着于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