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斯和富光哪个好
哈尔斯公司的业绩报告:深度分析保温杯巨头的盈利与发展
在最近的财报周期中,哈尔斯(002615.SZ)这家被誉为“保温杯第一股”的公司,其2023年度的财务状况已逐渐揭晓。公司全年收入达到24.07,尽管较前一年略有下滑0.86%,但其归母净利润却实现了显著增长,具体为2.50,同比增长了21.31%。
深入探究这一成绩单,可以发现其背后有一个特殊的原因。前一年,公司获得了哈尔斯路2、6号地上的建筑补偿款和土地使用权补偿款共计5385.02万元。这部分资产出售带来的利润占据了公司全年利润总额的相当一部分——若去除这一极为特殊的因素,哈尔斯2023年的利润增长其实并没有那么显著。
回溯哈尔斯的创业历程,可谓是一部充满波折与转折的创业传奇。自1985年起,创始人吕强便开始在家乡浙江永康投身于五金制造业,从生产电风扇铝开关箱配件起步,逐步扩展到铅笔和圆珠笔的生产。直至1996年,浙江哈尔斯工贸有限公司的成立以及其后的产品多元化,都为公司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
到了1999年底,吕强进一步将业务领域扩展至不锈钢器皿,并在短短几个月内成功推出了哈尔斯品牌的不锈钢保温杯。这一创新产品不仅为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商业成功,更在2002年使当地将哈尔斯厂区门前的马路命名为“哈尔斯路”,以此为这家企业打CALL。
此后,公司发展迅速,吕强更请来职业经理人蔡瑞兴担任总经理,共同推动了哈尔斯的崛起。仅仅数年时间,哈尔斯便从一家地方小厂成长为保温杯市场的领头羊之一。在2011年成功登陆深交所后,哈尔斯更是凭借其稳定的B端业务和快速的海外订单增长而备受瞩目。
尽管B端业务带来的稳定性无与伦比,但其盈利能力较低的缺点也逐步显现。业界有句话说:“工厂出厂价30元的保温杯,国外品牌能卖到30美元。”这种产业链中的相对弱势地位也使得哈尔斯的业绩易受外部因素的影响。从2017年开始的业绩下滑,到2020年的亏损,都证明了这一点。
随着新一代的接管,哈尔斯开始寻求转型。在稳固代工业务的公司逐渐加大对OBM业务的投入。高端化、全市场、多渠道成为其近年来的发展方向。除了在国内市场通过电商和直播等渠道进行布局外,公司还积极拓展跨境电商业务。
这种品牌化转型在财务数据上有了明显的体现。尽管研发投入有所下降,但销售费用的增长却显示出公司在营销上的大力投入。近年来,哈尔斯在营销上的大手笔投入也为其带来了显著的效果。
面对当下的市场竞争环境以及越来越多的新晋竞争对手和自身品牌建设难题的挑战,新一代领导班子依然需付出巨大努力。尤其在保温杯市场上竞争激烈的当下背景下与其他老牌及新兴品牌的竞争更是需要不断的创新与突破来稳固和提升其市场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