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冰棍挣零花钱
8月11日下午,汉口江汉路步行街的傍晚时分,杨祝捷正在贩卖冰棍,画面中的他,显得格外认真。记者金思柳 摄
新闻快讯:8月11日消息(长江日报)近日在江汉路步行街,9岁的杨祝捷每天都在卖冰棍,小手中捧着装满绿豆冰棍的军绿色保温盒,他自述价格“三元一支”。如此熟悉的场景在每周末都会上演。他的妈妈祝女士在一旁注视着,脸上总是挂着笑容。
从7月下旬开始,周末的江汉路上总会看到小祝捷的身影。那款长40厘米、宽30厘米、高27厘米的保温盒虽显大,但在他的身上却显得恰到好处。
从四岁起他就在成长中学习
杨祝捷不仅是卖冰棍的孩子,更是市场的老手。他从4岁起就迈入了挣钱养家的大门。不管是卖报纸、卖气球,还是平安夜销售小饰物,他都毫不怯场。每逢出摊时,母亲祝女士都默默陪伴在旁。
今年的目标是为自己买一只电话手表。他选择了卖冰棍这一方式。他用自己的零花钱进货,并逐渐积累自己的“销售额”。
家住汉阳区的杨祝捷选择在家附近批发冰棍。因为祝女士通常只在周末休息,所以他选择周末时间售卖。选择在江汉路主要是因那里人流量大。
六年来他的努力换来的零碎收获不足千元。母亲表示如果用于公益活动则捐赠出去,否则将作为他的零花钱使用。
初次开口叫卖时的勇气
杨祝捷的保温盒与冰棍总重量近10公斤,但他仍需叫卖、收钱、交流。他背着盒子穿梭在人群中,努力推销。
一对情侣走来时,他迅速上前推销。面对顾客的提问和交流,他总能以微笑应对。
多年的社会实践让他与陌生人沟通起来更加自然。而这一切的背后是无数次的尝试和母亲的鼓励。
与伙伴分享收获
这些年来,杨祝捷还曾邀请小伙伴一起参与销售活动。尽管有时他们的经验并不如他丰富,但每次他都会主动与他们平分收入。
面对炎热的天气和疲惫的身体,他总是毫无怨言。尽管只有稚嫩的年纪,但他面对挑战的成熟和稳重令人钦佩。
不止是销售:孩子的金钱观的培养
孩子对的理解让祝女士感到欣慰。但家人对杨祝捷的行为也有不同看法和疑问。对于社会大众而言,他的行为是否符合城市管理规定也成为了人们讨论的话题。
如何正确引导孩子的金钱观成为了家长和学校都面临的课题。尽管这只是一个小小的售卖行为,但背后的教育意义却是巨大的。
"孩子的实践并不只限于售卖物品,”周芳老师建议道,“我们可以为孩子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来培养他们的金钱观。"
结语
- 小小少年已懂事
- 实践之中见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