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苔的作文


陆明华的悟与感

苔痕轻轻映染了台阶,草色隐约于帘幕之间。品味刘禹锡的《陋室铭》,我得以知晓那石阶上翠绿的青苔,人们称之为“苍苔”,亦或苔藓。

青苔虽无花的绚丽,却于幽暗潮湿处悄然滋生,以一抹绿意点缀着时光,如同凝固在岁月中的露珠,散发出一种沉静而清新的气质。

在我的岁月里,多次与青苔相伴的时光温暖了我的记忆。少年时代,每逢暑假,我会来到老宅潜心研学。院落的宁静让人心生远离尘嚣的安宁。那片小院,久无人居住,角落与树下,都长出了茂盛的青苔。

我捧起书本,坐在大树下的小桌旁,用心诵读着文字。周围安静得只能听到风声与鸟鸣,我的心如湖面般平静,思绪如流水般流畅。沉浸在学习的我,时常与树上的鸟儿对视,聆听风儿摇曳树叶的声音。眼前的青苔蔓延开来,仿佛时间在此刻静止。

在这样的时刻里,我摒弃了焦虑与浮躁,对成绩的得失也不再挂怀。一个假期下来,我积累了厚厚两本笔记,它们对我后续的学习与工作提供了莫大的帮助。如今回想起来,那些宁静如青苔般的时光仍然让我心生怀念。

退休之后,无论春夏秋冬、风云如何变幻,我都像苍苔一般坚守内心的一片净土。干旱时我坚守本色,风沙中我或许会枯黄、斑驳。但一旦雨露降临,哪怕只是点滴之水,我便会重新焕发生机。

袁枚的《咏苔》诗中所赞美的正是苍苔的坚韧与生命力:“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王勃的《苔赋》也歌颂了苍苔的情操与风度:“背阳就阴,违喧处静;不根不叶,无迹无影。”

苍苔的种类繁多,窗台上的苔藓更是为生活增添了一抹灵动之色。多年来,我总是在窗台上细心照料那些不起眼的苍苔。我将苍苔植于小砂石上,置于水石盆中,任四季更迭、干湿交替,它依然能泛出青翠的绿意。

苍苔虽不起眼,但要养好它却需要细致的照料。多年的养植经验让我对它有了更深的了解。我发现它对土壤有着特殊的要求:它喜欢熟土、净土、孤静;而厌恶生土、脏土、纷杂。逐渐地,我掌握了它的习性,学会了如何照料它。

在苍苔的绿意中,我读出了古朴、幽雅、坦然与超俗的风度;在它的生机中,我悟出了执著、清高、昂然与洒脱的神采。在我的晚年生活中,我愿如青苔一般淡然处世,于喧嚣红尘中不争艳丽,只盈盈地绿着、独守宁静。

《巴蜀文学》倾心呈现

主编:笔墨世界的行者

达州广播电视报(达州新报)与《凤凰楼》副刊共筑文化桥梁。

凡在“巴蜀文学”平台上拥有高阅读量的优质稿件,将被达州广播电视报特别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