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颉造字的故事缩写


仓颉圣像

据《易经系辞》所述,上古时期,圣人以书契治理百官、,此圣人便是仓颉。仓颉,原姓侯冈,名颉,被誉为仓颉先师或汉始皇师,系陕西省白水县人,为轩辕黄帝的史官。据传,他龙颜侈侈,四目灵光,具有睿德,生而能书。跟随轩辕黄帝南巡时,天降奇遇,让他得以洞察天地万物变化,创造文字。

《说文解字》序言中提到了仓颉的初作书法。他以类象形的方式创造了文字,奠定了每个符号所代表的事物基础。后人将仓颉所创的早期文字称为仓颉符号。

玄扈凤图

相传,轩辕皇帝巡视天下时,曾于洛南县保安玄扈山上得到神秘启示。一只凤凰口衔黄匣飞至皇帝面前,内藏行踪路线及山川鸟兽形象图案。皇帝深受启发,命仓颉留于保安之地,从事文字的创造。

阳虚鸟迹

黄帝与仓颉一行在洛南境内体察民情时,来到了阳虚山下。这里山势平缓,草木茂盛。皇帝在观望时,注意到两只山鸟和一只梅花鹿留下的足迹与蹄印,它们形似图画与咒符。仓颉受到启发,于是开始造字。

石室造字

传说中,仓颉在阳虚山的背阴处的一块巨大石洞中居住,此地被称作“石室”。他观察着石洞内的痕迹与石洞外的星宿之迹,通过丰富的想象与领悟,将所看到、想到的点滴用石块在石壁上刻画成图形。

灵龟负书

仓颉为造字苦思冥想之际,天帝被其执着精神所动容。一天夜里,他梦见一位须发皆白的老人指引他至洛河边。次日清晨,当太阳未露头时,他便来到洛河岸边。不久后,一只巨大的灵龟顺流而下至其面前停下。龟背上布满奇妙的图案后便化为一座巨石。

此后仓颉神志如启天明般创作文字。

龙山授书

仓颉造出最初的二十八个字后,为了便于流传与学习,他来到龙山岩石下攀岩刻字。这二十八个字因被视为天地间至物而得以广传。

天降雨粟

据《本经训》记载:仓颉作书之时,天地有感而“天雨粟”。这也说明了其重要性及意义之大。《淮南子》亦记载了仓颉造字的壮举以及其对于天地间的功绩与奖赏。

墨染黑炭潭

仓颉在书写完字后为洗笔墨来到一潭清水处。然而当其将笔放入水中清洗时,潭水却立刻变得漆黑如墨。后世文人墨客常来此清洗笔砚并在此留下遗迹。

龙藏鬼哭

仓颉完成文字创作后引起神鬼的惊动。神鬼认为其了天地间的秘密并对其产生了恐惧。因此当文字完成时也意味着人类从此走出混沌时代进入文明纪元。

火烧石壁

尽管历经风雨侵蚀但那些被刻在山岩上的字迹依然熠熠生辉。然而由于许多人想要模仿这些字迹却并不认识其中含义故对当地民众造成困扰最终导致字迹被烧毁。

现虽遗迹模糊但若你登高远望仍可感受先祖智慧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