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贤妻夫无横祸下句


千年的黄花舍,恒久传承的美誉。黄花舍下孕育的佳人,名副其实。不仅仅是外在的美丽,更是内心的纯净与善良。

很久以前,这里就流传着一段美妙的歌谣:“黄花舍,花香远,黄家女儿美名传。娶得黄花女,行善成习惯。”众多男儿娶得黄花舍女子为妻,家中果然兴隆昌盛,品行也得到尊崇。这其中,既因黄花舍女子貌美如花,更因她们贤淑贞良,从未有过败坏名节之举。

尤为重要的是,她们自幼受教于行善积德的大道理,将善行作为终身必修的课题。这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她们的丈夫,促使他们行善积德,做好事。

明朝时期,有一位名叫赵永祥的县令,因其恶行被百姓称为恶县令。当他三十岁丧妻后,有人想出一个主意,建议他娶一个黄花舍的女子为妻,期望能改变他的本性。

这一想法被传达至黄花舍的主人黄启众耳中。他深知县令的,坚决拒绝将女儿嫁与他。然而黄花舍有规矩:闺女的婚事需自行抉择。于是黄启众询问二女儿黄妍的意见。黄妍同样不情愿。

此计策未果,策划者并未灰心。他们寻求智者程志超的协助,化身为算命先生进行策划。通过巧妙的策略,成功使黄家老少对黄妍产生了好感。

最终赵永祥成功求得黄妍为妻。婚礼当日,黄老丈人拿出字帖要求赵县令签字。字帖上写着:“慈善为心,诚信为本。行善积德,终身不渝。”赵县令虽心存疑虑,但无奈之下签下了名字。

自此以后,赵县令渐渐变化。在黄家的影响下,他开始倾听圣贤之训,经常拜访老丈人并报告自己的善行。家中黄妍亦时常诵读《道德经》给他听,并以身作则行善事以感化他。

一次面对四品大员的强行抢民女为妾的恶行,赵县令在妻子黄妍的坚持下选择站出来维护正义。他巧妙地处理了此事并救下了被劫女子。

十年间,赵永祥从恶县令转变为受人尊敬的好县令。他的贤内助被皇上破格册封为“诰命夫人”。这一转变正应了古语:“家有贤妻,夫无横祸。”

传说千年前,这黄花舍曾有一位逃难的道士暂住于此。他赠送了黄家一本《道德经》,成为他们家的传。代代相传的不仅是这本书籍,更是其中蕴含的道德观念与智慧。

因此黄花舍的名声远扬千里之外,凡是到访的客人都会受到其深刻的影响和。这便是千年传承的黄花舍之谜与魅力所在。

[点赞][鼓掌][感谢][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