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瞬间作文


破壳之时

在高中生活的日子里,学校的走廊如同一道蕴藏古老记忆的通道,温暖而悠长的光线照耀其中。我快速穿过其中,手中的试卷。那张纸上醒目的数字让人心悸,仿佛是对未来的预示,我的心中满是即将面对父母期待的忐忑。

归家之际,熟悉的食物香气扑鼻而来,却似乎也笼罩着一层无形的压力。母亲从厨探出头来,眼中满含期待。我轻启唇齿,报出分数,声音几乎淹没在厨房的喧嚣中。并未降临预想中的责备,母亲只是默默接过我的书包,轻轻叹息。那声叹息如同一把微钝的刀,在我心中划开愧疚的口子。父亲则坐在沙发上,微笑着招呼我,听到分数后,他的笑容虽稍有凝滞,但最终也只是拍了拍身旁的空位,让我坐下共餐。整顿饭食中,我如坐针毡,他们的平静让我倍感煎熬。

夜幕降临,我独自关在房间内,面对试卷陷入沉思。窗外风声呼啸,仿佛世界在低语我的无力。一张纸条从门缝下轻轻,是母亲秀丽的字迹:“孩子,一次失败不代表终点,只要你不放弃自己。”简简单单的话语如同晨曦中的一束光,驱散了我心中的阴霾。我明白,父母的爱不只是在于我风光之时的高兴欢呼,更在于我失落时无声的支持和陪伴。

学校的山区支教活动吸引了我,起初我抱着参与的心态报名。到达那所简陋的小学后,眼前景象深深触动了我——破旧的教室、斑驳的黑板、孩子们身上虽旧却干净的衣衫。上课铃声响起,我走上讲台,面对那些在城市中再普通不过的知识开始讲解。孩子们的眼睛里闪烁着渴望与好奇的光芒,如同干涸的大地期待甘霖的降临。

课间时分,一个小女孩轻轻拉起我的手,将她亲手编织的草蚂蚱放在我掌心。她奶声奶气地说:“老师,谢谢你来。”那小小的草蚂蚱带着孩子的体温,让我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情感。看着孩子们纯真的笑脸,我心中仿历了一次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来传递知识是这样一种神圣的使命,被他人如此期待和信赖,我感受到了肩上的重担和对未来的责任。

回到学校后,我的学习不再是为了名次和父母的期望,而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真正地手握火炬,照亮更多的角落。那些曾经晦涩难懂的公式和冗长的课文都成了我成长的垫脚石。我在清晨的操场迎接日出时背诵知识点,夜晚在台灯下刷题时与星辰为伴。我不再感到疲惫和抱怨,满心都是热忱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