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公开课
设计初衷
在幼儿的数学启蒙阶段,对于数字的认知与基础的加法运算是不可或缺的部分。鉴于此,本次教学活动旨在通过有趣的方式帮助孩子们掌握10以内的加法运算。
活动目标
1. 认知目标:通过互动活动,帮助孩子们熟悉并掌握10以内的基础加法运算。
2. 技能目标:锻炼孩子们的数学逻辑思维及加法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画图或游戏的方式,教授孩子们学习10以内的加法,并培养他们的口头计算能力。
难点:如何将复杂的数学概念以简单易懂的方式传达给幼儿,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活动准备
所需材料:彩色卡片、小黑板、彩色圆片等。
活动流程
一、导入环节
复习之前学过的数字知识,为新知识的引入做好铺垫。
二、主体环节
1. 利用彩色圆片展示3个蓝色和7个红色的圆片,并引导孩子们思考两者的总数。
2. 在黑板上展示加法算式3+7=10以及7+3=10,并解释其含义。
3. 更换圆片的颜色和数量,再次进行加法运算的演示和讲解。
4. 鼓励孩子们自己动手在纸上进行类似的加法运算,并尝试自己写出算式。
5.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错误并给予鼓励。
6. 通过卡片和小黑板展示多种加法算式,如1+9=10等,帮助孩子们加深理解。
7. 设计互动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并锻炼加法计算能力。
三、结束环节
总结今天的课程内容,强调加法就是把两个或更多的数合并成一个数。
四、拓展环节
建议孩子们回家后与家长一起玩加法游戏,互相出题考一考。
教学反思与总结
1. 在备课过程中,深刻认识到幼儿教学的独特性,应更加注重趣味性和实践性。
2. 在活动中,充分尊重孩子们的个性和差异,通过多种方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 通过画图和游戏的方式,孩子们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加法的概念,并提高计算能力。
4. 发现师幼互动对于教学效果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应进一步加强与孩子们的沟通交流。
5. 认识到自己的教学风格偏重于引导式教学,但在某些环节可以增加更多的游戏元素,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6. 在未来的教学中,将更加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和多样化,以满足不同孩子们的学习需求。
7. 如果重新设计这节课,会更多地采用游戏和互动的方式,让孩子们在玩中学,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