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绎法和归纳法
今日我们将探讨两个逻辑学中的概念:归纳法与演绎法。虽然它们听起来陌生,但它们在我们的日常思考和决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像是我们大脑的底层操作系统一般。我们往往并未意识到这一点。事实上,这两个概念在许多工作、事业和投资中扮演着决定性的角色。那么,让我们来揭开它们的神秘面纱。
归纳法,简单来说,就是从多个个别事例中总结出较为概括性的规则,即从个别到一般的过程。
相对的,演绎法则是从已知的普遍性结论推导出个别性结论的方法,这恰恰与归纳法相反,可称作是从一般到个别的过程。
演绎法其实是以归纳法为基础的。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忽视其中任何一个。在逻辑推理中,归纳法和演绎法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归纳法提供的普遍性结论,演绎法便无法进行推导。
当我们提到演绎法的经典三段论时,请记住以下几点: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
例如:大前提是“所有人都会死亡”;小前提是“苏格拉底是人”;由此得出的结论是“苏格拉底会死亡”。
这是一个典型的演绎过程。在这里,我们以一个通过归纳法得出的结论作为大前提,进而推导出特定的个案结果。但请注意,如果大前提错误,那么得出的结论也可能大错特错。就像前面所提到的例子中,如果我们的假设——所有人都会死亡在现实中是不正确的(如未来的生物科技可能会实现不死),那么由此推导出的结论也自然无法成立。
再来看一个例子。在股票投资领域,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个术语叫做“技术分析”。很多投资者对其颇为着迷,认为通过一些技术指标如波浪理论、MACD和KDJ等就能预判股票甚至大盘的走势。这看似神奇,但所有的这些“技术指标”实际上都是基于归纳法的结果。
专家们会通过展示一两个例子来证明其理论的正确性,但实际操作中却往往发现并不如预期般顺利。这其中的原因就在于这些归纳法的数据样本是否足够大以及创建模型的修正指标等问题。归根结底,涨跌都是概率事件。设想一下,如果真的有一个百战百胜的特别有效指标,那么所有投资者都会用它来进行买卖,那对手盘又将从何而来呢?这两种方法在投资中还有许多其他应用,值得我们在实践中去反复体会和感悟。
想要获取更多关于经济动态、专业知识等内容,请关注凯寻家办抖音账号(可乐木木:20544316),我们将为您带来更多干货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