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解之缘造句


文艺合肥

传统村落承载着的历史记忆,寄托着各族儿女的乡愁。在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庐州大地上,分布着很多各具特色的传统村落,既寄托了美丽乡愁,更传承了文化基因,延续了历史文脉。

庐州三贤士,其一出青阳。肥东长临河镇有个青阳村,这个村庄倚青阳山而建,因山得名。青阳村有着数百年历史,是元末余阙的故乡。余阙文才武略双全,他的故事和青阳山、青阳山房紧密相连。

元朝大德年间,青阳山下出了一位文武双全的进士,名叫余阙。他在祖居河西武威时,父亲的所作所为对他影响深远。祖上有传承的手艺活,家中藏书丰富。余阙从小耳濡目染,勤奋好学。他为了官清廉,不阿,最终因积压奏报不上而愤然弃官归隐青阳山。在这里,他闭门授徒,奉养老母,萧然为寒士。余阙的亲笔楹联:“苦读恋青阳,只识得忠孝两字;稚龄搔白发,已挥尽心血一腔。”便是对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青阳山北坡有一块形如耕牛的巨型白石,背依山冈,面向平川,曲身酣睡,世称“卧牛石”。而余阙常坐石牛背上读书吟诗。青阳山村因为高风亮节、乐善好施的余阙而闻名。青阳山房北坡的“卧牛石”如今仍清晰可见,为了保护它,当地百姓甚至修了一圈围栏。

在青阳山南麓最高峰下方,有一口古井。这口古井是在哪个年代建起的,当地人也说不清楚。传说元末进士余阙来到青阳村之后,将他的青阳书院建在这口井不远处。每当余阙读书之时,经常绕井而行,至累时,便依井而坐,小憩片刻。

合肥长丰县的古村落曾入选第二批安徽省千年古镇、千年古村落地名文化遗产名单。这些古村落历经岁月沧桑,虽然现在大部分古迹已不复存在,但徜徉其中,仍能感受到那穿越千年的古风古味。

这些古村落不仅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的传承。从古至今,这些地方都是人们交流、的场所,承载着人们的情感和记忆。在这里,可以感受到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

还有一些如洪疃、烔炀、车王集等古村落,它们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内涵。这些古村落的建筑风格、民俗风情、历史传说等都为人们提供了了解当地文化和历史的机会。

在这些古村落中,还可以寻找到一些历史名人的足迹。比如丁汝昌的故乡汪郎中村,以及隐名将遗踪的甲午风云故事地。这些古村落不仅有着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有着丰富的人文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