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影追责宿管员
近期,各大网络社交媒体平台上,一个风靡高校的新型“宠物”引起了大家的注意——那就是“纸盒狗”。
只需将废旧纸盒稍作裁剪,添上小狗的眼睛、鼻子和耳朵,再打孔系绳,便成了“00后”大学生们手中的专属“纸盒狗”。他们将“纸盒狗”拴在宿舍门口,仿佛牵着新朋友去串门,甚至带到操场上玩耍。
如今,“有狗了”已然成为“00后”大学生们的傲娇,仿佛拥有“纸盒狗”已成了大学生社交的新潮流。
在各大社交平台上,晒出自己的“纸盒狗”已成为“00后”大学生的新时尚。他们纷纷以低成本甚至是零成本的方式,实现了养宠物的乐趣。
在高校中,“纸盒狗”大军随处可见。制作过程也并不复杂:将废旧纸盒剪裁成狗的头部和四肢形状,用胶带固定,再用画笔描绘细节,涂上颜色,最后打孔穿绳,一只独特的小狗就制作完成了。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的陈会同学就动手制作了一只名为“十月小狗”的“纸盒狗”。作为班级生活的她,兴奋地牵着自己的“小狗”去查寝,发现许多同学也养了属于自己的“纸盒狗”。
不只是小狗形象,“纸盒猫”、“纸盒蜘蛛”、“纸盒奥特曼”、“纸盒版一拳超人杰诺斯”等创意造型也应运而生。学生们甚至为纸盒宠物进行装扮,联谊活动,甚至开发了一系列周边产品。
四川音乐学院的王茜璇同学别出心裁地制作了独一无二的“纸盒奥特曼狗”。她特意到打印店复制奥特曼的脸部形象,王茜璇表示看到成品时觉得自己拥有了世界上最可爱的小狗。
对于这一现象,有人认为这是大学生们幼稚的举动。宿舍管理员阿姨们却展现出宽容的态度。在确保消防安全的前提下,她们默许了这些特殊“宠物”的存在。
心理治疗师王婧认为,“纸盒狗”虽然是一种替代品,但具有陪伴功能。对于不能养真实宠物的校园宿舍来说,“纸盒狗”是一种创新表达。大学生们思维活跃、精力旺盛、具有创造性思维,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因此这种行为迅速在校园中传播开来。
对于网络上的一些批判言论,王婧认为无需过分紧张和偏激。这一行为对个人和社会都没有产生危害,无需进行道德或价值观的评判。
在背景下,大学生们需要释放精力,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稳定的心理状态。王婧建议大家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明确生活目标、保持稳定的爱好和追求来保持内心的稳定感。
(下载红星新闻,提供新闻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