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网的成语
【成语名称】同舟共济
【成语注音】tóng zhōu gòng jì(注:这里使用注音而非拼音,更符合中文习惯)
【成语释义】该成语源于共同渡河的情境,现用来比喻人们在利害相同的情况下,团结互助,同心协力,共同克服困难。亦即指面对挑战时,大家携手并进,携手共渡难关。
【成语来源】
最早出处
春秋时期,孙武在《孙子兵法·九地》中写道:吴国与越国本为敌对,但当他们同船渡河时,如遇风浪,双方会像左右手一般相互救助。
衍生典故
西汉时期的刘向等人在《战国策·燕策二》中提及:胡人与越人语言不通,意念不共,但当他们同船渡河时,却能相互救助如同一人。此情形与山东诸国的相互关系相似,如同共舟渡河,然当秦国兵临城下时,却不能如当初那般相互救助。
基于以上文献,后人总结出了“同舟共济”、“风雨同舟”等成语。
【成语用法】此成语在句子中常作谓语或定语,多含褒义。
【相近词语】此成语与风雨同舟、患难与共、同甘共苦、相濡以沫等意义相近。
【相反词语】与同舟共济相反的词语有:过河拆桥、反目成仇、众叛亲离等。
【成语蕴含的意义】
这个故事传达了人们在困难面前要互相帮助的道理。在艰难时刻,只有团结一心、共同出谋划策、互相扶持,方能度过难关。即使过去是敌人或仇人,在特殊情况下也必须摒弃前嫌、团结一致,共同面对挑战。
就如两个人在冰冷的冬夜中相互依偎取暖,只有紧紧相拥才能战胜严寒。然而现实中往往在共度难关后却分道扬镳。真正的朋友不必门当户对,但一定要同舟共济;不必形影不离,但一定要心意相通;不必锦上添花,但一定要在困难时伸出援手。
【实例运用】
1. 曲波《林海雪原》中描述:“通常在林海中相遇的人们,就像是在远洋航海中同舟共济一样。”
2. 浩然《艳阳天》中的描述:“我们如同患难之交,同舟共济。”
3. 明·徐渭《寿中军某侯帐词》中的句子:“同舟共济谁分吴越之界。”
4. 描述一对老夫妻已共同度过无数风雨岁月,彼此已深深了解对方。
【成语辨析】
“同舟共济”与“风雨同舟”均表示在困难中团结互助的意思。但“风雨同舟”更侧重于“面对风雨”,强调共度难关;“同舟共济”则侧重于“共济”,强调团结协作、互相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