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月全食
今日星空的大事件
在时间的流转中,今天傍晚将会发生本年度第二次重要的天象——月食。此次月食是一次罕见的近乎全食的月偏食,其独特之处在于它发生在日落时分。若天气晴朗,无需熬夜,你便可以欣赏到这场“天狗食月”的奇妙景象。
这次月偏食不仅是在本世纪内最长的一次,也是近600年来最长久的一次。而在遥远的2669年2月8日,我们才能期待一次时长更长的月偏食。
对于这次月偏食的各个阶段,如半影食始、初亏、食甚、复圆及半影食终,北京天文馆的专家为我们详细解读了其具体时刻。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食甚时刻,我国东北地区的居民将能观赏到月亮被地球本影遮挡得最多的壮观景象。
虽然名为“偏食”,但这次月偏食的食分达到了0.978,意味着月亮直径的97.8%都进入了地影,几乎接近了月全食的震撼效果。由于本次月偏食的持续时间较长,且月食带覆盖了几乎所有人口密集的区域,加上发生在日落时分的特殊条件,使其成为了一次非常适合观测的天文事件。
天文学会的会员杨婧也向我们介绍说,2021年共有两次月食发生,第一次是5月的月全食,而这次则是11月的月偏食。幸运的是,我国各地都有机会观测到这两次难得的月食。
那么,如何拍摄出刷爆朋友圈的“月食照”呢?资深天文摄影爱好者为我们提供了建议。他表示,与日食相比,月食的观测和拍摄都相对容易些。只需在能看到月亮的地方,使用手机或相机等摄影器材,寻找视野开阔处进行拍摄即可。若想拍到震撼的“准红月亮”,他推荐使用单反或微单相机配合长焦镜头来获得月食各个时间段的特写。
日、月食的发生是有规律的。天文科普专家指出,日、月食一年里最多可以发生7次。月亮的相位周期与地球绕太阳的运行有关,而日、月食的发生则与太阳、月球及地球的运行轨道有一定的交角有关。尽管日食的发生次数较多,但实际上人们看到月食的机会更多,因为月食的可见地区范围更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