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到哈尔滨
今日凌晨6时45分,我国高寒地区最长快速铁路——新建哈尔滨至佳木斯铁路正式启动了联调联试的征程。伴随着57072次检测列车的从佳木斯站发出,全线轨道设施和列车运行状态将接受严格的调试优化。
这条新建铁路位于我国东北的黄金地带,是《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自2014年7月破土动工以来,它以其200公里的设计时速,成为了客货共行的重要通道。其全长343公里,穿越两市三县,设立了包括哈尔滨、太平桥、宾州等在内的19座车站。预计在7月末进入试运行阶段,8月末将正式开通运营,这将为我国高寒地区的铁路网络再添一条新干线。
这条铁路的全程穿越高寒地带,即使在零下35摄氏度的严冬,它也能稳定运行。建设期间,面对冬季冰冻期长、有效施工时间短,以及地质条件复杂等多重挑战,建设单位通过创新作业方法,采取了一系列防寒措施。例如,隧道中设置了保温中心排水沟,路基填料的细颗粒含量得到了严格控制,线路基床则采用了非冻胀AB组土填筑,确保了高寒天气下线路的质量安全。
在联调联试阶段,铁路部门运用了客、货检测列车、测试动车组以及综合检测列车等相关设备。这些设备在规定的测试速度下,对全线各系统进行了综合调试。这一阶段主要评价和验证了供变电、接触网、通信、信号、客服以及自然灾害和异物侵限监测等系统的功能。也对路基、轨道、道岔、桥梁等结构工程的适用性进行了综合检验,确保设备功能达到设计要求,为全线顺利开通运营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