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线适合什么人
智能制造的先行者
在重庆市巴南区宗申机车工业制造有限公司的车间里,一位名叫陈国靖的工业互联网运维员正在忙碌着。他不仅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工艺工程师,更是智能制造时代的先锋。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进车间,陈国靖便开始了他的一天。刚上班,他便作工叫住,原来是数智化生产线上出现了问题。他迅速赶到现场,通过查看显示屏上的报警信息,发现是车架后悬挂螺母的扭力值未达标。
经过仔细检查,陈国靖发现是设备磨损导致的问题。他迅速从工具柜中取出备件,仅用20秒便完成了更换,使生产线重新恢复了运转。
自2008年从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陈国靖便投身于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他深知智能化改造对于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性。七年前,他转行进入智能制造领域,成为了一名工业互联网运维员。
他解释道:“智能制造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让生产过程更加智能化、自动化和透明化。这不仅能有效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更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动力。”
作为工业互联网运维员,陈国靖和他的团队负责网络互联互通、数据采集处理、平台应用优化以及系统安全维护等工作。他们的任务是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为智能制造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
在数智化生产线建设之初,陈国靖便深度参与了生产线的规划与设计。他表示:“我们要全面了解生产线的构成、技术架构、预期产能和潜在的技术挑战。”
投产后,陈国靖留在了车间,负责日常的运营维护工作。他需要时刻监控系统的运行状态、处理故障报警以及优化系统性能等。
在车间里,记者看到四条生产线中的两条是数智化生产线。相比传统生产线,数智化生产线的工人数量和单台制造人工成本更低,而人均小时装配效率却更高。
数智化生产线上,十几台生产设备有序运转,实时“汇报”生产状态。自动导引小车沿着磁轨行驶到指定工位完成操作后,便有条不紊地自动传输到下一个生产环节。
陈国靖说:“我们的工作就像给传统生产线装上‘大脑’,让设备变得更聪明。”他和团队运用智能制造技术,打通了一个个信息孤岛,实现了线上线下协同工作。
空中交织的精密吊缆网络和精准连接的线束,将装备液晶显示屏的工作台高效地连接在一起。这些显示屏是数智化系统的触角,它们发出的精准指令指导着每一个工序和动作。
陈国靖通过快速浏览显示屏上的生产数据,完成了故障排查工作。他说:“现在通过数智化系统,我们可以实现对设备状态的精准掌握和预测性维护。”
数智化生产线上,机器之间的智能协同作业实现了关键工序的100%自动化。24小时在线监测生产质量保证了产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尽管工业互联网运维员只有两人,但他们的工作效能提升显著。据估算,一年内能节约生产成本约868万元。
重庆作为智能制造的先行地区,已建成多个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随着智能制造的深入推进,企业对工业互联网运维员的需求将越来越大。
陈国靖表示:“我们这个行业需要不断学习新技术、关注新趋势。我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数智化生产线上合格的‘智慧工长’。”
《日报》2024年11月1日第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