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0赫兹的声音试听
1. 声音的音调,是指其高低变化。发声物体的振动频率决定了音调的高低。
频率:是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描述了物体振动的快慢。它的单位是赫兹(Hz)。
3. 典型声音音调案例解释
(1)如图1所示,将钢尺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使其振动,可以听到声音。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后,再次进行实验。从实验中可以观察到,钢尺伸出越短,其振动越快,音调也随之越高。
图1(图片略)
(2)如图2所示,瓶子中的水位高低不同,可以根据声音产生的原理发出不同的音调。
①用小木棒敲击1至8号瓶子时,可得到音调逐渐降低的声音序列,即从高到低的声音。敲击时,是瓶子和水一起振动发声。振动物体的体积越小,其振动频率越高,音调也越高。
②用气流吹1至8号瓶口时,可得到音调逐渐升高的声音序列,即从低到高的声音。吹气时,是瓶子内部的气体振动发声。同样地,振动物体的体积越小,其振动频率越高,音调也越高。
1. 人耳所能感受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在20Hz至20000Hz之间。超出此范围的超声波和次声波,人耳是无法感知的。
2. 超声波的特点及应用
(1)超声波具有良好的偏向性、强穿透本领以及声能较会合的特点。
(2)超声波被广泛应用于声呐、B超、超声波速率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技术领域。
3. 次声波的特点及应用
(1)次声波能够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并且具有无孔不入的特点。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可能会造成危害,甚至能够机器和建筑。
(2)次声波在自然界中产生于火山爆发、海啸、等事件,而在人类制造的活动中,如火箭发射、飞机飞行、汽车疾驰、核等也会产生次声波。次声波还可以被应用于预测灾害的发生、探测某些大规模气象过程的性质和规律以及了解生物相应器官的活动情况等。
4. 2020年5月18日的事件中,观测站利用了次声波接收器来测定的相关信息。而在工业生产中,声呐探伤则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无论是次声波还是超声波,它们在真空中都无法传播。
5. 如图甲、乙所示的示波器记录了不同发声体振动的信号。甲声音的频率可通过观察其在0.002秒内的振动次数来计算得出。人耳能够听到乙发声体的声音。从甲、乙图中可以看出,甲在相同时间内振动得较快,因此其音调较高。
6. 小涵在进行吉他的学习过程中发现琴弦发出的声音音调受多种因素影响。为了验证这一现象,她进行了实验研究。为了验证猜想1是否正确,她选择了编号A、B的琴弦进行实验。在验证猜想3时,她发现缺少的数据是55;为了验证猜想需要观察琴弦振动的快慢。在验证猜想2时选择B和C进行研究并得出结论:琴弦越长,振动越慢,音调越低是错误的结论,因为没有控制横截面积相同。
以上就是关于声音及其相关现象的解释和研究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