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词汇
周末闲暇时分,我翻阅古籍时遇到一个生疏的古汉语词汇“踸踔”。虽不影响到我理解文意,但出于好奇,我还是决定探究一番。
在此,我将把学到的相关词汇整理分享出来,以便加深记忆,同时也希望能为朋友们带来些许助益,免于你们再费心劳神地一一查字典。
如有发现文中存在错误,烦请朋友们不吝指正。
一、行步的古汉语词汇
先简要概述一下“行”与“走”的差异。
在古文中,“行”即现代的“走”,“走”则指现代的“跑”。古人对于行走的描述十分精细,如“徐行曰步,疾行曰趋,疾趋曰走”,从速度上划分了步、趋、走的不同。其中,走的速度最快。
再来说说古文中常见的描述行走的词汇。
按部首分类:
1. 逡巡(qūn xún)
2. 趑趄(zī jū)
3. 彳亍(chì chù)、徘徊
4. 其他如踌躇、踟蹰(chí chú)、踯躅(zhí zhú)、蹒跚、踽踽(jǔ jǔ)等。
按词义归类:
为便于记忆,我们将以上词汇按词义进行再分类。如逡巡、趑趄等词,都与内心的犹豫不定有关,可归为一类。而蹀躞(dié xiè)、跮踱(dié duó)、踸踔(chěn chuō)等词则相对较为生僻,但各有其独特的含义。
二、关于“脚”的古汉语词汇
行走离不开脚,让我们顺带了解一下与“脚”相关的古汉语词汇。
古文中,“脚”最初指“胫”,即小腿,而到了唐宋以后才指现代意义上的脚。关于脚的古汉语词汇还有许多,如“足”的范围较广,可指人的整个下肢。而具体到脚掌、脚背、脚跟、脚趾等部位,也有各自的专有词汇。
三、古汉语中的“鞋”
穿鞋是行走的必要,让我们了解一下古汉语中的“鞋”的相关词汇。
古汉语中,“履”本是踩、践的意思,后来被用作鞋的代称。除此之外,还有“屦”、“屣”、“舄”、“屐”、“鞮”、“跣”等词,分别指不同种类或材质的鞋子。这些词汇虽然意义单一,但了解起来也颇有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