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图
凸透镜成像的深度解析
凸透镜成像规律既是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重视总结与理解:
一、牢记成像的基本法则:
请看下图所示,通过作图法我们可以明确像的性质。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即是物距变化时,像距和像的对应关系。
二、进一步推导出的结论:
1. 当物距等于两倍焦距(u=2f)时,它是放大像与缩小像的分界点。
2. 物距等于焦距(u=f)的位置,既是正立与倒立像的分界点,也是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
3. 当形成实像(物距大于焦距)时,物距的减小会导致像距增大,从而使得像变大;相反,物距增大则像距减小,像会变小。
4. 形成虚像(物距小于焦距)时,随着物距的减小,像距也会减小,使得像变小;而当物距增大时,像距会相应增大,像则会变大。
5. 形成实像时,物体和像分别位于透镜的两侧;而形成虚像时,物体和像则位于透镜的同一侧。
6. 当透镜固定,形成实像时,如果物和光屏的位置互换,光屏上依然可以呈现出清晰的实像。这体现了光路的可逆性原理,即物距大于两倍焦距与像距在焦距与两倍焦距之间的情形互换。
7. 实像可以通过光屏进行承接,而虚像则无法用光屏承接,只能通过透镜进行观察。
8. 实像总是呈现为倒立的形态,而虚像则是正立的。
9. 凸透镜所形成的倒立像的特点是上下颠倒、左右互换,给人一种立体感。
10. 即使凸透镜被遮住一半,所形成的像仍然是完整的,只是亮度会有所降低。这是因为部分光线被遮挡,但其余部分仍能投射并形成完整的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