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k是什么意思


1、上亮子——特指门上方的玻璃窗。

2、齁——读作“hou”,一声。形容食物过甜或过咸。

3、褶裂——指无故找茬,但并无寻衅滋事之意。

4、横——读作“heng”,二声。常用于表示“可能”的连音。

5、唆了蜜——指糖等甜食。“唆了”有舔、含的意思。

6、零嘴儿——泛指零食。

7、果子——北京地区称油条为“果子”。

8、嚏喷——正常称“打喷嚏”,但在天津方言中称为“打嚏喷”。

9、恁(么)——读作“nen”,三声。相当于“怎么”,但后面常接“嫩么(那么)”。

10、德愣——收拾、摆平的意思。例如:“我好好德愣德愣你!”

11、油呼鲁——可能是指跟蟋蟀类似的昆虫,俗称“三尾巴腔子”。

12、螃海——天津人喜欢将螃蟹称为“螃hai(轻声)”。

13、尼了——是“你”或“您”的另一种叫法。

14、迂——指悠闲无忧的状态。

15、二八八——经典的天津话,意指一般水平或中等偏下。

16、孬(鱼)——天津方言中,“熬”读作“孬”,nao,一声。

17、yong声调词——凡是读作yong音的,天津话中声母变化,声调不变。

18、顺(二声)——意为难看、丢人、不好。

19、来(三声)——有拽的意思。

20、拾不起个儿——形容筋疲力尽的状态。

21、拢子——天津话中梳子的叫法。

22、堆故(两种读法)——第一种读法为dui(一声)gu(轻声),指身体摊成一团;第二种读法为dui(三声)gu(轻声),指混合液体。

23、拿分——在某种以分数计算输赢的比赛或游戏中,指对于成功有很大把握。

24、干饭——指米饭。

25、糖堆儿——北京称“糖葫芦”,而在天津则称“糖堆儿”。

26、洋白菜——学名卷心菜,天津多称之为洋白菜。

27、姨子——肥皂的称呼,类似的还有香皂称为“香姨子”。

28、快(三声)——主要有两种意思,一是挠,二是舀。

29、鞋蹋邋——天津话中拖鞋的叫法,北京则称之为“蹋邋板儿”。

30-55.(略) 此部分内容涉及较多日常用语和方言表达,逐一解释可能会超出一个合理的字数范围,故在此处略过。

(此处为内容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