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歌词
儿时的记忆如旧曲重温
父亲,昔日肩头的依靠
父爱,如登天的梯,坚实可靠
父爱,如拉车的牛,默默无闻
我仍清晰记得那粗茶淡饭的岁月
那声叹息与半壶老酒的滋味
待我长大,我踏出山村的边界
阎维文的《父亲》在耳边回响,父亲的影子再次浮现眼前。泪水不禁滑落。不知不觉间,父亲已离世近一年。
这一年里,梦中常与你相遇
感受着那份深沉的父爱温暖
远在天堂的父亲啊,你还好吗?
孩子们都安好,无需你牵挂过多...
父亲是前教育的见证者,虽为初中学历,但备受乡里人尊敬。
他的同学尊称他为老班长,他的身影不高大,但那份执着与坚定深植内心。
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他中途辍学,这成为他一生的遗憾。
在我出生时,父亲已年过四十。姊妹们喜欢称呼我为最小的孩子。尽管我是个男孩,母亲却习惯唤我超妮。
或许在那个年代,孩子不易养育,这个名字或许寄托了父母深深的祈愿。
辍学后,父亲跟随爷爷学习木工技艺。
爷爷的棺木制作名扬四方,但为了生计,父亲不仅继承了爷爷的手艺,还运用自己的智慧开拓了新的领域。
无论是房屋建造的梁柱还是女儿出嫁的家具制作,亦或是儿子婚礼的梿子床打造,他都游刃有余。
他的名声因此远近闻名,乡里人都尊称他为蒋木匠。
起初我以为乡邻们尊敬父亲是因为他的手艺。
但后来无意间听到的对话改变了我对他的看法。
"二哥当年给予我们的帮助如同甘霖般滋润了我们的心田。那时的煎饼和面让我们得以生存。这份恩情我们永远铭记在心。"
"二哥在姐姐出嫁时给予我们的支持是无法忘却的。他用心的帮忙制作家具三个多月从未有过半句怨言。当时的他并不富裕。而今条件改善了这份情分仍珍藏心中。"
随着时光流逝我领悟到更深一层的真谛父亲的品德是众人敬仰的根本。
父亲的离去是如此匆忙,"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痛如的痛楚深深刺痛我心。
蒋继环、蒋继艳、蒋继然、蒋继巧、蒋继凯等兄弟姊妹同声泣诉。
蒋继超以此文为笔墨悼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