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发雪糕一月能挣多少


雪糕市场的多元价格探索

今年夏天,尽管高价雪糕屡次受到关注,但在社区冷饮批发店及大型超市的冰柜里,仍有众多价格亲民的雪糕供人们选择。在通州区的一处社区市场,小型的冰棍批发点中,出现了大量不到两元的雪糕。其中,小布丁、老冰棍等名牌产品更是占据了不小的市场份额。

在另一家社区菜市场的冷饮批发店中,记者观察到,在售的200多种雪糕里,1元及以下的雪糕有16种,而1到2元的雪糕则有37种。店主还透露,即便按照标价折扣后,这些批发价低于两元的雪糕大概有五六十种之多。

不仅如此,在大型超市中,家庭装的雪糕也呈现出价格亲民的趋势。例如,20支装的伊利小布丁仅需不到2元一枝的价格,而其他品牌的雪糕折合下来也大多在1元至数元之间。

消费者对平价雪糕的青睐度明显。在记者探访的过程中,不乏有消费者选择清空冰柜里的所有小布丁或是购买大量的老冰棍。由于这些价格亲民的雪糕受到欢迎,不少冷饮批发店的冰柜很快就被抢购一空。

深入探究背后的销售策略

尽管行业巨头如伊利、蒙牛等仍推出1元左右的产品,但为何街头小店难以见到价格低廉的雪糕呢?对此,一些小型超市的店主透露,高价的雪糕能带来更高的利润。即使平价雪糕的销量并不差,但因其售价较低,往往难以实现薄利多销。

随着夏季的到来和“雪糕刺客”等话题的广泛讨论,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主动寻找平价替代品。这也促使许多商家开始增加平价冰棍的进货量。对此类产品的忠实顾客群更注重情怀和经典产品,对价格的敏感度也较高。虽然价格较低的雪糕销售量巨大,仍能维持可观的利润。

监管部门的积极介入

为规范市场价格秩序和保护消费者权益,北京市市场监管部门近期对雪糕市场进行了检查。他们不仅对未明码标价的商家进行了罚款,还向经营者宣讲了新的《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此举意在为消费者营造一个更加透明、公正的购物环境。

市场监管部门也表示将持续加大对民生相关商品的检查力度,严厉打击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对于典型案例,他们将向社会公开进行通报。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