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虫公园读后感
史前巨蜈蚣:体长惊人三米!
蜈蚣,在文化中被列为之一,其身体分节与毒腺使它成为许多人的“鸡皮疙瘩”引发者。现今地球上最大的蜈蚣——加拉帕格斯巨人蜈蚣,体长近半米。与现代相比,它在远古时代的亲戚曾达到惊人的3米之长。
远古巨虫时代
石炭纪时期,距今约3.6至2.8亿年前,地球上充斥着众多体型异常巨大的昆虫。这个时期被称为“巨虫时代”。除众所周知的巨脉蜻蜓外,石炭纪还拥有巨大的蜘蛛、蝎子等生物。
为何石炭纪的昆虫体型如此巨大?答案源于当时的环境。当时植物生长茂盛,通过光合作用释放大量氧气,使得大气含氧量高达35%,而现今大气含氧量仅为21%。高含氧量促进了昆虫的体型增大,因为昆虫通过身体表面的微型气管直接呼吸,体型越大,能呼吸到的氧气就越多。
千足巨虫:节胸的故事
在石炭纪的欧洲和北美洲森林中,有一种超级蜈蚣——节胸。其体型巨大,曾被命名为“Arthropleura”,意为“相互连接的肋骨”,因其化石中的骨骼排列得像细长肋骨而得名。
虽然大部分关于节胸的描述中将其体型定为3米,但最大体长的推测为2.6米。其中最小的节胸也具有非常巨大的体型。每个种类的长度并不相同,但其中最大的个体可达惊人的2.6米。
以2.6米的节胸为例,其身体宽度达0.5米。它的身体两侧长满了密密麻麻的附肢。它的身体结构由多达30节的体节组成。每个体节都配有坚固的背甲和向外延伸的附肢。
尽管体形巨大,但节胸行动敏捷。它们能够迅速在地面爬行并轻松绕过障碍物。甚至有证据显示我们曾发现过它们的足迹化石。在遭遇危险时,它们能以威胁姿态来警告掠食者。
谜一般的食性
对于节胸的食性,有众多推测。早期的古生物学家认为它是一种恐怖的捕食者,但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并未发现其用于捕猎的骨化口器。通过对其胃部的分析,古生物学家发现其中存在石松和蕨类植物的碎屑。这表明它们可能是以植物为主的杂食性动物。
在石炭纪的雨林中,节胸以其独特的姿态穿行于低矮植物间。它们的触角如幽灵般在寻找食物。
巨无霸的地位
无论节胸是凶猛的猎手还是温柔的素食者,它都以其巨大的体型震撼着我们。作为有史以来最大的陆生节肢动物和最大的陆生无脊椎动物,节胸在生物演化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考资料:
1. 相关网站链接及资料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