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升三级的故事
昔日明朝,山东临清有户财主家。家中的少爷名叫张好古,自幼娇生惯养,未曾念过书。他长大后,吃喝赌无所不为,常常是吃饱喝足后提笼架鸟,满街遛弯。人们都戏称他为“狗少”。
一日,张好古漫步街头,见到一相面之人围满了人。他心生好奇,欲看个究竟。相面之人一见他,便知晓其身份,欲奉承几句以图些银两。他假意审视张好古后道:“阁下双眉带彩,二目有神,实乃栋梁之材。”
张好古不明其意,心想若是能赶考,金榜题名该多好。于是他问道:“我若赶考,能否中得前三名?”相面之人自然应声附和,张好古大喜,便给了他二两银子以作定金。相面之人心中暗喜:“待你回来,我已远走。”
张好古回到家中,打点行囊包裹,带上金银珠宝,真的上北京赶考去了。他也不想想自己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上来,怎么去赶考?然而世事如此,他便真的动身了。
张好古行至西直门,城门已关。正巧进水车的队伍到来,他也不懂规矩,骑着马跟着水车混进了城。进了城后,他不知考场在何处,只能骑着马到处乱撞。
一日,他走到棋盘街,恰逢九千岁魏王魏忠贤夜查街市。魏忠贤的马与张好古的马眼神交错,张好古的马受惊,正撞上魏忠贤。魏忠贤本欲问,但想到明熹宗皇上的宠信,便想试试他的来意。
张好古不知其中缘由,回答道:“我有要紧的事!”魏忠贤问明他是来赶考的,便起了兴趣。考场已关门,但魏忠贤仍让他进入。两位主考官见状,虽感诧异,但因魏忠贤的片子而不得不收留他。
主考官们商议后决定让他参与考试,并为他准备了试卷。考试结束后,所有中举的人都要去拜见主考官递交门生帖。唯独张好古未去。主考官们嘀咕着:“虽然他是魏王送来的,但若没有我们的关照,他也不可能中举。”
于是他们决定去拜访张好古。见了张好古后,他们谎称是魏忠贤的吩咐要看看他的学问如何。于是二人代为执笔完成试卷。最后更是一力促成张好古中得第二名。
事后张好古对魏忠贤感恩戴德并拜寿祝贺。魏忠贤挂出他送的寿对时却未察觉其内含的讥讽之意。多年后崇祯皇帝继位清理魏忠贤一时险些将张好古治。
幸好有大臣为他辩解说其不是魏忠贤的人时引述了张好古曾经的那副骂魏忠贤的寿对之事方才得以脱。
皇上听闻此事后称赞张好古为忠臣并免其死且加升三级。
这真是一个大起大落、又滑稽又惊险的故事。
尽管如此,“狗少”张好古的故事在民间流传甚广。这也警示我们做人要脚踏实地、认清自己、不可虚妄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