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头长出来的是什么


大蒜的叶片呈现出葱叶般的管状形态,这便是所谓的大蒜管状叶。

一旦大蒜出现管状叶,将可能对下一片叶子的生长和展开造成阻碍,进而导致光合作用效率下降。这会导致蒜薹变得细小且短,使得蒜头大小不均,进而降低产量。随着二次生长的比例和指数上升,蒜头的品质和商品率也将大打折扣。

那么,为何大蒜会形成管状叶呢?

前一年,我们这里的部分地块曾遭遇了大蒜管状叶的现象。在相同的播种条件下,人们疑惑为何有的地块会出现而有的不会。

初步推测可能是品种问题。当那些遭遇管状叶的大蒜种植者聚在一起讨论时,他们发现都是播种的“苍山大蒜”。看来,苍山大蒜确实存在易发管状叶的倾向。有本地人证实,苍山大蒜的管状叶发生率高达30%以上。

由此可见,大蒜品种是主要原因之一。有时也会发现在其他大蒜品种中,并非只有苍山大蒜才会出现管状叶的问题。如蒜种因低温储存、过早播种或土壤干旱等因素,也可能导致管状叶片的出现。

大蒜管状叶的发生与品种有着密切关系,同时生态条件和栽培技术也起着重要作用。

现在我们已经了解了管状叶的发生原因,下一步就是如何预防了。

要慎重选择品种。我们应该根据当地的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大蒜品种,避免选择那些容易产生管状叶的品种。

在我们山东安丘地区,一般都会选择改良蒜、鲁农大蒜、安丘大蒜等品种。

秋播蒜种要避免冷冻处理。新收获的大蒜一般是在室外存放,播种前可不必进行冷藏处理。若是在室温条件下贮藏,可在播种前的25至30天进行冷凉处理,将温度控制在16至17℃,相对湿度为95%。

第三,挑选蒜瓣时要注意大小。研究发现,过大或过小的种蒜瓣发生管状叶的概率较高。选择中等大小的蒜瓣进行播种为佳。

第四,要适时晚播。大蒜的播种时间因地域和品种而异,我们这里主要是秋播。秋播大蒜的时间是在农历的九月份下旬到十月份。适当晚播但不宜过迟。

第五,要关注土壤湿度。大蒜对水分较为敏感,播种后需保持土壤湿润以利于出苗。若出现跳蒜现象严重,应及时浇水。在幼苗期,要保持土壤见干见湿,避免过多浇水以防烂母提前。

在大蒜叶片旺盛生长期需注意多浇水,以促进生长。临近采收时则应控水。

尽管有万全之策,但也可能有疏忽之时。若大蒜已出现管状叶,当地蒜农通常会使用一根竹签轻轻划开管状叶,这样可基本消除对蒜薹和蒜头产量的不良影响。

通过合理的品种选择、恰当的播种时间、适宜的蒜瓣大小以及科学的水分管理,我们可以有效预防大蒜管状叶的发生,提高大蒜的产量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