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腹式呼吸法


在呼吸练习的众多方法中,腹式呼吸以其独特的技巧和益处被广泛采纳。通过加大膈肌的活动并减少上胸廓的移动,腹式呼吸不仅有助于舒缓呼吸节奏、调节气息,还能显著增强肺活量,进一步改善心肺功能。

腹式呼吸与胸式呼吸的核心差异在于是否充分运用膈肌的运动。这一差异影响着呼吸的深度和效果。

部分可能误将腹式呼吸简单理解为依赖腹部进行的呼吸,只注意了“吸气鼓肚子”的动作,却忽视了整体的协调性,这可能导致在练习现胸腹矛盾呼吸的问题。

为了更准确地讲解腹式呼吸的要领,我们特别采访了医院呼吸康复科的王思远医生。

腹式呼吸的原理详解

王思远医生解释说,腹式呼吸是膈式呼吸的一种,主要依赖膈肌的运动。此法力图减少辅助吸气肌的使用,以实现非费力吸气的目标,从而提升吸气效率。

当吸气时,膈肌下降,推动内脏下移,造成腹部;呼气时,随着肺脏回缩,膈肌随之复位。这样的平静呼吸方式能够减少能量的消耗。

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患者因长期肺部过度充气,膈肌活动常受限。腹式呼吸正好能加强膈肌的活动,进而提高肺的通气量。

腹式呼吸的实践要点

相较于传统的仰卧姿势可能阻碍膈肌下沉,王思远医生推荐采用端坐的姿态。这样有助于膈肌更好地运作。

的位置也很关键。轻微的后倾能促进膈式呼吸的进行。若前倾过度,会影响膈肌发力;而后倾过度则可能增大腹腔压力,导致胸椎后凸和胸壁塌陷,从而不利于通气节能。

腹式呼吸讲究的是细、匀、深、长的呼吸方式,但需注意避免屏息和闭气。在重新学习呼吸的过程中,深度并非重点,重要的是保持放松并形成节能的呼吸模式。

可尝试将手轻放于腹部,随着呼吸感受其起伏。吸气时,通过鼻子慢慢让手上升,想象空气如气球般充盈腹部;呼气时,轻缩缓缓呼出,同时保持肩部的松弛和下沉。

为了更直观地展示这一过程,我们准备了呼吸的三维运动视频供大家参考。一吸一呼间,腹部的升降变化清晰可见,希望大家能从中获得更深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