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是是什么意思


【汉字词语解释】

【二、“何”字详解】

(一)疑问代词

1. 用作宾语,表示疑问,可译为“哪里”、“什么”。在译文中,常常需要把“何”后置。

①例句: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原译:大王来的时候带了什么?

2. 用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①例句: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原译:这里早晚能听到些什么呢?都是杜鹃猿猴那些悲凄的哀鸣。

①例句: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原译:为什么这样呢?这是因为尊重大国的威严而表示恭敬啊。

(二)副词

1. 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例句:何甲也?(《段太尉逸事状》)

(三)通假字

"何"通"呵",表示喝问。

例句: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

(四)固定结构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可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①例句: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

原译:用逃跑五十步的人来嘲笑逃跑一百步的人,这样怎么样呢?

【三、“乎”字详解】

例句: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原译:孩子冷吗?想吃东西吗?

2. 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例句:美哉乎,山河之固。(《史记·吴起列传》)

原译:壮美呀!山川是如此的险要。

(二)介词

用于引出动作、行为的相关信息。

例句: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原译:出生在我前头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早。

【四、“乃”字详解】

(一)副词

1. 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

(1) 例句: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曹刿论战》)

(2) 例句:乃使人复葺南阁子。(《项脊轩志》)

注意:“乃”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的用法已经逐渐被现代汉语所淘汰,更多情况下被“就”、“于是”等词汇所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