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世俗而不世俗


林语堂所言,弘一乃时代之翘楚,其才华横溢,人生轨迹尤为独特。他出身富商之家,却能纵横于绘画、书法、音乐等多界,才华可见一斑。

在世俗的繁华中取得成功后,弘一却选择了舍弃荣华富贵,断绝世俗牵挂,隐入佛门,苦心修行。他的选择,让世人感到不解,然而他却认为,执念于一念之间,便会自困于心。相反,放下执念,则能心自由自在。

作家宋默在《人生没什么不可放下》一书中,记录了弘一清空杂念后的人生真谛。翻开这本书,细细品读弘一的所思所想,会让人恍然发现,生活中的诸多痛苦、烦恼和忧愁,其实都源于想不开,放不下。

贪恋之害

书中讲述了一个故事,一个樵夫意外得到金罗汉,从此过上了好日子。然而他并不满足,依然担心剩余的罗汉。他的贪念让他日思夜想,最终郁郁而终。这告诉我们,欲望就像一条锁链,一环扣着一环,永远不能满足。生命有限,欲望无穷,不懂得节制贪念的人,迟早会成为身外之物的。

执念之苦

弘一虽然出身优渥、名声在外,但他选择放下这些,出家为僧。他深知执念之重,过于痴迷外物、纵情享乐的人,离地狱苦海只有一步之遥。他拒绝了家人的照拂和信众的供养,选择做一个苦行僧。他的家当仅有破布鞋、旧毛巾和打满补丁的衣服。这种清苦的生活却让他内心满足、自在。

而世间大多数人却放不下万千欲念、贪恋世俗浮华。他们总是在追求更多、想要更多中迷失了自己。

怨恨之害

弘一认为放不下的人是在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书中提到一个人因冤案多年后依然放不下的故事。而弘一自己虽遭遇过无数非议、甚至侮辱却从不记恨对方以礼相待。他教导我们应放下恩怨是对自己的一种救赎。

随遇而安

无论生活遭遇何种困境我们都应保持内心的恬淡平和。无论身处何种境地我们都应把心态放平不要被环境的好坏所困不要为生活的嘈杂所扰。星云大师的例子告诉我们无论台上台下都应保持平常心。

弘一的人生智慧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生短短数十载所有的纷扰和困扰都只不过是转瞬即逝的片段。真正能让我们感到困扰的并不是外界的人和事而是我们自己抓住不放的种种杂念。因此我们应该学会放下杂念坦然面对生活。

最后点个赞吧再往后的人生里不放纵于欲望不拘泥于得失不沉浸于怨恨。当我们学会放下的时候再沉重的心头郁结也会瞬间轻如鸿毛随风而散。

让我们一同以弘一为榜样在人生的旅途中学会放下杂念坦然面对生活的一切吧!

1918年弘一在杭州虎跑寺剃度出家后写下了书法作品《放下》。他的人生哲学是:出家人的生活看似清苦但真正的出家人并不会觉得苦而是把苦当成乐从中获得真正的快乐。

因为当一个人保持心澄意静不受外物所动时无论置身何处都能过得悠然自得。

人生感悟

人生路上我们会遇到各种人和事但真正能影响我们的并不是外界的人和事而是我们自己的心态和选择。因此我们应该学会放下杂念坦然面对生活的一切这样才能真正地享受生活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