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MO培训计划表图片


在刚刚过去的周末,一场生命奇迹在上海肺科医院上演。经过体外膜肺氧合技术(ECMO)长达15天的生命支持,“无肺”患者老李迎来了生命的转折点。在盛夏的七月,凌晨一点钟的钟声敲响之际,老李右单侧肺移植手术顺利完成,他重新获得了生命的希望。目前,ECMO已成功撤下,老李的生命体征平稳。

老李今年已经六十七岁了,是肺科医院的老患者。多年前,他曾接受过冠脉搭桥手术。早在2016年,他就因肺纤维化来到这家医院接受治疗。两周前,他的病情突然恶化,生命一度岌岌可危。此刻的绝望中,医生的肺腑之言成为了家人的希望:通过肺移植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肺移植团队的医生们迅速行动,立刻启动ECMO进行生命支持,同时紧张有序地展开移植的各项准备工作。为了确保手术的安全,医院还召集了多位院内外专家进行会诊。胸外科的年轻医师们奋不顾身地奋战在一线,而医院ECMO小组也对他们进行了紧急培训。他们昼夜不息,全力守护着患者的生命安全。

正当大家为老李的手术成功欢呼雀跃时,肺移植团队又接到了重要通知:武汉市某医院有肺脏供体。这对刚刚完成一天高强度工作的移植团队来说,继续前行的动力源于坚定的信念——拯救生命。

团队迅速行动,联系飞机前往武汉获取肺脏供体。跨越800余公里的路程,肺移植团队一刻不停地与时间赛跑。一到达武汉的医院,他们立刻展开气道管理等工作,完成工作后火速飞回上海,直接奔赴医院展开肺移植手术。直至深夜,手术终于顺利完成。

这个周末对肺移植团队来说尤为特殊,两台手术接连进行,团队成员们几乎马不停蹄地工作。人手不足时,护士长们也亲自上阵,为了守护患者的生命而努力拼搏。

肺科医院肺移植中心的执行、胸外科医师陈昶在接受日报·上观新闻采访时介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器官捐献工作的深入,肺移植已经不再是令人畏惧的选择。”近年来,肺科医院的肺移植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包括单肺移植、双肺序贯移植等一系列创新手术。自2003年成功实施亚洲首例老年人同种异体肺移植手术以来,该医院已成功完成120余例肺移植手术,五年生存率达到55%,远期生存率在国内遥遥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