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元夕翻译及原文
青玉案·元夕美景,春风夜放千树花,星雨纷飞似落霞。宝马香车满街巷,凤箫声声动,玉壶流转光,鱼龙舞彻夜狂欢。
女子盛装如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香飘去。寻觅之人千百转,蓦然回首间,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关于这首词的创作年份,难以确定。据辛弃疾的弟子范开编次的《稼轩词》,可能写于淳熙十四年(1187)之前,那时辛弃疾在带湖闲居。带湖地处偏僻,与词中热闹的景象似乎不符,也有学者认为此词作于临安,即乾道七年(1171)左右,或在淳熙初年。
词中所描绘的东风夜放花千树,星如雨,是元宵节夜晚灯火的生动写照。宋人笔记中记载了临安元宵节的盛况,乐声四起,纵横。
“宝马雕车香满路”,描绘出华丽车马满街行进的场景,香气四溢。而“凤箫声动,玉壶光转”,则呈现出箫声清越、月光皎洁的夜晚,彩灯舞动,繁华无比。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描绘了元宵节女子盛装出行的情景。她们打扮得美丽动人,语笑嫣然,为节日增添了无尽的欢乐。
词人辛弃疾在这首词中,通过对元宵节的描绘,表达了人生追寻的主题。那灯火阑珊处的“那人”,可以是爱人,也可以是人生理想,大事业或大学问。每一个清醒地活着的人,都会有一个追寻的目标,而辛弃疾以具体的节日情境,表达出了人生追寻的永恒主题。
我们都可以从这首词中读到人生的追寻。那喧嚣的元宵节,不就是红尘中的繁华世界吗?那盛装出行的女子,不正是的万千繁华吗?但在这喧嚣中,只有找到那个“那人”,世界才变得有意义。蓦然回首,发现那人在灯火阑珊处,这是人生最幸福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