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有什么风俗传统
传统佳节——重阳节深深蕴浓浓的敬老情
农历九月初九是古老而重要的传统节日——重阳节。“九九”寓意长久、吉祥和健康长寿,因为古人认为在易经中“九”是阳数,“重阳”两阳相重更显祥瑞。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楚词中就已提到这一日子。而在魏晋时期,重阳节已经开始有赏菊和饮宴的习惯。三国时期更是将重阳作为值得庆祝的日子,明清时期皇宫中更是流传着吃花糕和登高以庆祝的习俗。到了现代,重阳节不仅是传统节日,更是老年益保障的重要日子。这一天我们更需关怀身边的老人长辈。那么关于重阳节的习俗,你了解多少呢?
登高是重阳节的传统习俗之一,从东汉时期就已开始流行。人们会登上高山或高塔,欣赏秋日美景。吃重阳糕也是节日的一大习俗。在古代文献中有记载,花糕、菊糕等都是为庆祝重阳所制作的美食。插茱萸和簪菊花则是古代重阳节另一重要习俗,古人认为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而赏菊和饮菊花酒则源于晋朝诗人陶渊明的喜好,后人效仿之,便有了今天的重阳赏菊之俗。而“九月九日”因与长久长寿等词语同音或谐音,使得重阳节更加富含长寿、健康的寓意。随着时代的发展,重阳节更是成为对老年人表达敬意和关怀的重要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