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得这首歌暗示了什么
文 | 茶小陌
人间美好,莫问前程,善行自有。
记忆中有一种古老村庄的传统,每当金秋时分,丰收的季节来临,村里的人们总会有所保留。他们不会将所有熟透的柿子尽数采摘,而是有意留下几颗在树梢上。这是为何呢?
原来,这是村庄里流传已久的习惯。留下的柿子不仅供路人解渴,更是为了冬日里的鸟儿们留下食物。这种善良的行为背后,蕴藏着大自然的智慧。来年春天,鸟儿们会回馈他们的善意,捉树上的虫子,为柿树的生长护航。这不仅是种互惠互利的行为,更是一种深刻的自然法则——舍与得的平衡。
贾平凹先生曾言:“真正懂得生活的人,懂得舍得二字。舍得是一种智慧,舍得是一种境界。”
人生取舍之间的修行
古人云:“舍得之间,人生修行。”如同《卧虎藏龙》中所言:“拳头时,手中一无所有;而当你松开双手,却能拥抱整个世界。”
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里,得失总是相伴而来。有时候,我们越是执着于得到,反而会失去更多。比如那个为了金子而舍弃生命的人,他的贪婪让他失去了更多宝贵的东西。人生就像是一场修行,舍弃是修行的必经之路。舍一点欲望,得的是内心的宁静;舍一点执念,得到的是心灵的释怀。
里曾说:“舍一得万报。”命运如同田地,耕耘善良,收获。那些愿意付出、懂得舍得的人,上天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头。就如《西游记》中的取经之旅,每个人的付出与收获都是成正比的。孙悟空因一路忠诚保护唐僧而得到斗战胜佛的封号;猪八戒因懒惰和半途而废的性格只得到了净坛使者的位置;沙和尚虽但缺乏担当精神,最终只为金身罗汉。这些都告诉我们:舍得付出的人,终会得到丰厚的回报。
从舍不得到舍得的蜕变
蒋勋先生曾有两方印章,“舍得”与“舍不得”。他很少使用“舍不得”这一方印,仿佛冥冥之中告诉他:无论多么舍不得,终究还是要舍得。人生就是一场从舍不得到舍得的修行。从生命的起点开始,我们经历种种情感与境遇的变迁,经历了太多的舍不得:舍不得父母、爱人、孩子、老友、名利和岁月……正是这些舍不得让我们更加珍惜当下的人和事。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成长与成熟过程使我们开始慢慢接受并学会放下心中的舍不得从而走向舍得的人生境界。正所谓人生纵有千般不舍最终都要学会放下和接受舍得的智慧才能真正做到内心的解脱和自在。
话题分享
你是否也有某些“舍不得”的人和事呢?不妨在下方留言分享你的故事或感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