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纸够做8个灯笼吗
这位用心良苦的母亲,名叫顾利娟,目前在崇明融媒体中心任职。今年正值牛年,顾妈妈心血,制作了一只牛造型的灯笼。本来她曾打算懈怠一下,丈夫建议做个灯笼,于是她花了半天时间制作。虽然过程辛劳,但她觉得很有意义。
顾妈妈分享了她与儿子元宵节的灯笼故事。她的儿子于2010年11月出生,因此他们的第一个元宵节还是在婴儿期,并未有太多的记忆。但第二个元宵节,她开始为儿子选购放音乐的小红灯笼,看着儿子拎着它蹒跚学步,心中充满喜悦。
随着儿子的成长,顾利娟回想起自己小时候,父亲为她制作的元宵六角灯,那份儿时的喜悦和回忆一直深深烙印在心中。于是,她决定也亲手为儿子制作灯笼。除了鼠年因抗疫工作繁忙未能制作外,每年元宵节,儿子都会带着妈妈手工制作的灯笼出门逛马路,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顾利娟还记录了她每年制作灯笼的心得,以文字、照片和视频的形式留下珍贵的回忆。比如第四个元宵是马年,她为儿子制作了一只卡通小马灯,甚至还在幼儿园获得了奖励。之后的几年,她不断尝试新的创意,如改造玩具汽车做成电动车灯笼,以吉吉国王为样本制作猴子灯笼等。
说起做灯笼的技艺,顾利娟坦言自己并非从小就擅长手工,手也并不灵巧。但唯独做灯笼这件事,她仿佛找到了天赋一般,不用过多思考,双手便能巧妙地将铁丝弯曲成各种形状,再将纸糊上,变成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生肖灯笼。
回忆起小时候崇明的元宵灯笼,顾利娟表示那时的灯笼骨架通常使用当地的芦苇制作,透过薄薄的纸,显得非常朦胧。元宵节的氛围非常热闹,人们手持灯笼在人群中穿梭,孩子们则追逐嬉戏。如今,她希望通过亲手制作灯笼,给儿子留下美好的回忆,并希望这种传统能够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