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朋友出远门是不是叫践行
手信:传统礼物的演变
(一)手信的历史渊源
手信,古称“贽”。在周朝时期,访友时必须携带礼物,称之为“贽”。礼物的大小和种类根据个人的身份和等级而定。无论是送给老师还是尊长者,礼物都象征着情感和敬意。至今,人们仍习惯在特殊场合送些象征性的手信,如几斤水果、一包糖或一盒点心,表达深情厚意。这些随身的礼物,人们称之为手信。
(二)手信在广东的独特性
在广东话中,“手信”指的是出远门后带回给亲友的小礼物。这些并非预先计划的昂贵商品,而是随意带回的小礼物,因此称为“手信”。
过去,广东的手信生产处于分散状态,无包装、无品牌、无形象。但随着亚运会的举办和旅游业的蓬展,广东特色食品迎来了新的商机。为推动广州特色食品的发展,努力营造广州手信的文化氛围。广州已经启动了“广州手信”评选活动,并评选出广州十大手信,如广式腊味、广式饼食等,并制作了购物指南向游客推广。在广州新开设的美食街中,手信已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这些手信不仅是礼物,更是文化的传承。它们代表着广东的历史、风俗和文化,每一次赠送都是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