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面玲珑的意思解释


王永彬在《围炉夜话》中引用了孔子的话:“孔子何以恶乡愿,只为他似忠似廉,无非假面孔。”这引发了我们对“乡愿”这一特殊人群的深入探讨。

孔子深恶痛绝的“乡愿”,究竟是何许人也?这类人表面上看来忠厚廉洁,实则以假面孔示人,表里不一,虚伪矫饰。孟子在《孟子·尽心下》对此进行了解释,描绘出这类人的典型特征。

“乡愿”之人,难以找出他们的缺点,仿佛无法挑剔;他们的行为与大众保持一致,看似品行无懈可击。他们善于掩藏自己的真实意图,以谄媚的方式讨好他人,赢得周围人的喜爱。这类人的本质却是同流合污,不主持正义,不抵制坏人坏事。

这类人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表里不一的“两面人”,他们善于伪装自己,表现得好像是正人君子,实则内心奸诈,善于表演作秀。他们似是而非的表现很容易迷惑大众,一般人难以识别,更容易被其假象所欺骗。

孔子在《论语》中也提到了类似的人,他们狂放却不直率,无知却装作天真,不讲诚信却装作老实。如王莽之类的人,怀揣篡位称帝之心,却伪装成礼贤下士的正人君子,以此欺骗国人。这些人的行为看似诚实,实则阴险狡诈,善于算计。

“乡愿”之人巧言令色,内心厌恶却装出喜欢的样子,迎合所求之人;遇到错误不批评,听到是非不说话,擅长人心。他们表面乐善好施,打造好人的假象。现实中,有些人容易受他们欺骗,原因就在于真假不分、良莠不辨。

我们必须提高警惕,不被假象所迷惑。在识别这类人时,不仅要听其言,更观其行。不能仅因为他们的表面表现而轻易相信他们。我们也要记住孔子的告诫:善者喜欢他,恶者讨厌他的人才是真正的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