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再起的主人公是谁
提及成语“东山再起”,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它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失势后重新得势。
那么,你知道“东山再起”中的“东山”指的是哪座山吗?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历史典故呢?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寻“东山再起”背后的故事。
成语“东山再起”源自《晋书·谢安传》,其主人公是东晋名士——谢安。
谢安出身于名门望族,其祖父谢衡是位儒学大家,父亲谢裒官至太常卿。正是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下,谢安成长起来。
谢安幼年时便展现出非凡的才华,深受名士们的赞赏。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名声越来越大,身边不乏追捧他的“粉丝”。
实际上,谢安完全有能力在朝中谋个一官半职,然而他却多次拒绝的邀请。这并非因为他没有能力或不想,而是源于“魏晋风度”的影响。
魏晋时期,社会不安,士大夫阶层的生存环境极为险恶。这时,出现了一批名士,他们不追求俸禄,只希望用自己的言行来改变当时的旧观念。这种风气也深深影响着谢安,他选择以做名士为荣,拒绝追求。
但谢安的名气实在太大,和大臣们都希望他能出来,为和百姓做出贡献。谢安坚守自己的原则,无论大家如何劝说,他都坚持推辞。
直到谢安的弟弟谢万因北伐失败被贬为庶人,谢安意识到家族可能因此衰败,为了挽救家族荣誉,他决定出山。这个时候,谢安已经四十多岁了。
谢安隐居的东山,位于会稽郡,因此这座山又被称为“谢安山”。如今这座山位于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
除了东山再起的典故,谢安还有许多令人钦佩的事迹。例如,他的一次“推销之旅”就充分展示了他的智慧和影响力。为了帮助老乡推销滞销的蒲葵扇,他拿起扇子出门,与名士交流时总是拿着蒲葵扇。他的这一举动引发了一股“蒲葵扇风”,名士们纷纷开始抢购蒲葵扇,谢安的老乡那原本滞销的扇子很快就被抢购一空。这就是“偶像效应”的威力所在。
谢安在教育子女方面也有独到见解。他通过讲述自己年轻时的往事,婉转地让儿子意识到不应嘲笑他人的短处,要尊重他人。这一事迹也展现了谢安的智慧和人格魅力。
“东山再起”这一成语背后蕴丰富的历史典故和人物故事,展现了谢安的才华、智慧和影响力。而“东山再起”的典故也传递了一种精神力量,激励人们在困境中重新振作起来,再次追求成功。
参考资料:
东山再起的谢安. 万象
名士宰相谢安- 伍玉成.文史天地
为什么是“东山再起”,而不是“西山”、“南山”、“北山”?看完你懂了……-湘湘带你看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