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施效颦的颦什么意思


【成语故事】越国的丑女东施,曾经模仿西施皱眉的样子,却并未成功,反使自己更丑了。这个故事便衍生出了成语“东施效颦”。其中,“东施”代表了这个丑女,“效”代表模仿,“颦”则是皱眉的动作。这个成语用来比喻盲目模仿别人,结果适得其反,不但没学到精髓,反而出丑。有时也用来谦称自己根底不足,学别人的长处未能掌握。

【出处详解】这个故事来源于《庄子·天运》。其中提到西施因心口疼而皱眉,邻里的丑女看到后觉得西施皱眉的样子很美,便也模仿起来。她并不知道真正美的是什么,只是盲目模仿形式,结果适得其反。后世根据这个故事提炼出了成语“东施效颦”。

【理解与运用】这个成语含有贬义,常作谓语、宾语、定语使用。近义词如邯郸学步、照猫画虎、生搬硬套,反义词则有平淡无奇、独辟蹊径等。这个成语告诉我们,向别人学习时要有正确的态度,要从自身实际出发,不能盲目模仿。否则只会适得其反,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活学活用举例】

1. 丁玲在《根》中写道:“但要研究滋生他们的土壤,不必为之吹嘘、标榜,或东施效颦,用作自己写作的榜样。”这里用东施效颦来形容盲目模仿别人的行为是不明智的。

2. 梁实秋在《西雅图杂记·哈佛的嬉皮少年》中提到:“我在西雅图街头校园所见所闻的,似乎尚非正宗嬉皮,只是一些浅薄的东施效颦者流。”这里用东施效颦来形容那些浅薄模仿他人的人。

【成语辨析】东施效颦与邯郸学步都有机械模仿别人而适得其反的意思,但两者有所区别。东施效颦更偏重于盲目模仿,邯郸学步则更偏重于虽然发现了别人的优点但未能成功模仿,反而失去了自己原有的能力。两者虽然都强调了模仿的负面影响,但侧重点略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