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更新的象是什么意思
“‘像’与‘象’,分清用法不再迷茫!汉字中的‘像’与‘象’,究竟有何区别?”
汉语,这门世界公认的语言艺术,既让许多外国友人望而却步,也让许多人对一些微妙字词的使用模糊不清。特别是关于“像”与“象”,即便是土生土长的人,也常常会混淆它们的用法。
在汉字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像”与“象”二字经历了多次合并与分离。在早期的甲骨文和金文中,“象”以其独特的形象展现在人们面前,代表了象形字中的形象与特质。随着时间的推移,“像”作为一个后来兴起的形声字,与“象”有着密切的关联。在古老的文献中,“像”常常作为形容词出现,表示事物的相似性和形象特征。而“象”,除了作为实体的“大象”,还更多地用于描述形态、样子等抽象概念。“像”与“象”在古代的汉字使用中有着明确的分工。随着汉字的演变和简化,“像”与“象”的使用逐渐变得混乱起来。汉字的简化过程中,“像”一度被视作“象”的繁体字,两者合二为一;但在后来的版本中,“像”又被确认为独立的规范字。这给广大汉语使用者带来了极大的困惑。《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对这些词进行了明确的规范,为我们提供了清晰的指引。根据词典的解释,“象”主要用于描述自然界中的形态、样子等抽象概念,如景象、气象等;而“像”则更多地用于描述具体的形象或图像。从形式上讲,“象”一般以词素的形式存在,不可单独使用;而“像”则可以单独使用。从内容上讲,“象”更多地涉及到意识中的形态类概念,如印象、想象等;而“像”则涉及到具体的形象类概念,如图像、人像等。“象征”、“想象”才是正确的用法,因为它们都属于意识类的范畴。希望通过这次解析,大家能够分清“像”与“象”,在写作和表达中更加准确、流畅地使用这两个词语。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