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是什么意思


《诗经·小雅·鹤鸣》中有句名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句诗告诉我们,别的山上的石头坚硬且可琢磨出美玉。那么,今天让我们一起探索玉字的演变过程。

让我们来看看甲骨文的玉字是如何书写的。甲骨文中的玉字,形象呈现了一根丝绳串连着四片宝石薄片,绳子上端还有一个绳结。有的甲骨文写法则是一根绳子串着三片宝石的形象。这些形象都反映了古人对精美的宝石的认知,把它们用绳子串起来,有时作为饰品佩戴在身上。

在《说文解字》中,玉被描述为最美的石头,具有润泽而温和、内外一致、舒展飞扬、宁折不挠、锐廉而不奇巧的特性。这些特性被引申为宝石般的、至纯至美的象征。

接下来是金文的玉字,其写法和篆文几乎没有变化。到了隶书阶段,为了和“王”字进行区分,隶书在金文的基础上加了一个指事点,变成了指事字。

让我们来欣赏一些包含“玉”字的名句:

1.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 唐·白居易《长恨歌》

2.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 唐·贺知章《咏柳》

3.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 唐·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4.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 宋·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通过了解玉字的演变和欣赏优美的诗词,我们能够更好地传承优秀文化。让我们继续关注爱小如头条,共同探索更多有趣的文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