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足鼎立是什么意思
《易经》作为群经之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其实,这部古老经典的智慧,可归结为三个字:上、止、正。
“上”字蕴奋发向上的精神。正如《易经》所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人生在世,当立志高远,有一颗向上进取的心,永不停歇。在逆境中刚强前行,于波折中坚韧不屈。精进不休,奋发向前,方能成就一番事业。如历史上的刘备,虽生于微末,但一生奔波,不怕失败,最终成就汉昭烈皇帝的伟业。即便面临困境,也永远不应怀疑努力向上的意义。
“止”字则告诫我们要有适可而止的智慧。在《周易·乾》中,“上九,亢龙有悔”告诉我们,居高位不思谦退,可能会因失败而后悔。人生需要有乘风而上的勇气,但更要有适可而止的明智。物极必反,盛极必衰,把握分寸,慎之又慎,才能行稳致远。如汉初的张良,功高盖世,却懂得适可而止,最后得以保全善终。
“正”字则强调守正的重要性。一横是天,一竖是地,做人就应顶天立地,持中守正。有力者可以显赫一时,但有德者才能立足于世。《周易》中的“鼎,君子以正位凝命”正是此意。只有立身修心,端正人品,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如晏殊,虽家道中落,但凭借至真至诚的品格,赢得皇帝的赞赏和重用,一路步步高升。
人生之路,如同行走在“上、止、正”三字之间。上为进,止为退,正为守。人这一生,能进能退能守,便是最高级的活法。在红尘俗世中,应心中有尺,行有所止,远离祸患,守住清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