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桕是吉树还是凶树呢
宋代诗人杨万里曾作诗描述乌桕树,称其仿佛是一位老染工,将自然的色彩调和得如猩红般艳丽。诗中的乌桕树,宛如五彩斑斓的画家,给深秋带来别样的风采,将公园和街道装点得分外美丽。
乌桕树在农民眼中却并没有这般诗意。在农村生活中,乌桕树因其特殊的性质而并不受农民喜爱。人们甚至连作柴火烧都不愿选择它,因为它在燃烧时会产生浓烟,足以让人泪眼模糊。更让人对它退避三舍的是它的两点特殊之处。
乌桕树不碰不摸的两大原因一直被人们所津津乐道。一是它会散发出一种奇异的味道,这种味道恰恰吸引了人们极为讨厌的洋辣子,那些被刺扎后的痛苦记忆让人难以忘记。二是乌桕树的枝叶折断后会有液体流出,这种液体具有毒性,一旦接触,便会导致皮肤红肿疼痛。人们在看到乌桕树时都会选择砍掉,以防其生长。夏季时,人们甚至会绕路而行,生怕树上的洋辣子掉落身上。
乌桕树并非一无是处。事实上,它有着诸多实用价值。它的种子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用于制作蜡烛和油漆。乌桕木的木质坚硬且细腻,不易破裂,是制作家具的优质材料。它还是常见的绿化树种,能够涵养水土,为城市增添绿意。不仅如此,乌桕树在材方面也有其独特的用途,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乌桕树的价值并非凭空出现。它之所以能成为一种可能的致富之路,是因为人们开始认识到它的多重价值并逐渐发掘其潜力。虽然它在农村一度被嫌弃,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乌桕树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这不禁让人感叹时代的伟大——那些曾经被人们忽视的树种,如今焕发出新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