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天养生最暖心短句


↑点击上方,关注三联生活!

南方的冬日里,气温始终居高不下,繁忙的工作让人容易上火。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每次逛市场,我总会不由自主地走向卖萝卜的摊位,挑选一些白萝卜回家。它们能清肺火,促进消化,无论是蒸、炒、炖,还是汤,都有独特的风味。

我生长在北方,小时候家里的餐桌上很少能看到白萝卜的身影。冬季通常是土豆和白菜的天地。虽然母亲偶尔也会煮些清水萝卜给我们养生,但因其味道平淡,我和父亲都不太喜欢。久而久之,我也养成了不太爱吃白萝卜的习惯,总觉得没有好的烹饪方法,味道也不尽如人意。

十岁那年,我前往湖北读书,才真正与白萝卜结下了不解之缘。

湖北的冬天阴冷出名,平均气温在十度上下,空气中弥漫着冰凉的水汽。不管穿多厚的衣服,只要遇到坏天气,身上的热量总是难以抵挡寒风的侵袭。

那时候,上完一上午的课,我总是蜷缩在大衣里打哆嗦,期待着一顿热腾腾的午餐来暖和身心。

食堂的保温售饭车里,总是有一勺热气腾腾的白萝卜烘排骨盖在米饭上。萝卜被切成四方小块,经过长时间的炖煮,色泽清白,汤汁丰盈。胡椒的辛辣是冬日里的暖身秘诀,每一口都带来极致的幸福感。即使食堂的饭菜口味有时偏重,但白萝卜的甘甜总能巧妙地化解咸味,加上时间和温度的催化,生出一种极鲜爽的滋味。

排骨虽然不常出现,但每当食堂阿姨用碗口大小的铁勺捞出大骨头给我看时,那约摸一拃来长的筒子骨,两头用刀剁出深口,总是让我垂涎欲滴。阿姨笑眯眯地举着骨头对我说:“很有营养,多吃点哦!”

从那时起,这道色彩单调但暖心暖胃的炖萝卜成了我每个冬日的期盼。

毕业后,我回到了家乡又移居广东,没有了需要应对的寒冷冬天,但对萝卜的喜爱却未曾改变。一入冬,我总会炖一锅萝卜犒劳自己。我把大骨换成了猪扇骨,这样不会过于油腻,汤里还有肉可以吃。

说起来,这并非什么特别的吃食。萝卜白菜都是寻常事物,消化它们可能需要花费更多精力。但每次炖萝卜时,房间里弥漫的香味总能轻易让我回想起学生时代的情境。仿佛我还是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时光也回到了简单温和的日子。

这或许是一场关于心灵沟通的盛宴。

我一直迷恋于硬朗而朴素的质地,它们以敦厚的面貌让我减缓了生活的节奏。从口腹之欲到心性修养,一切都显得古朴而自然。

想起少年时读到的苏轼的诗,他在广东品尝了炖萝卜的美味。诗中描述的蔓菁就是俗称的雪里蕻,而白萝卜古称芦菔。言辞之间仍带有白话的风味,我们的话题也未曾偏离。一碗东坡羹,细熬了带着晓露的白萝卜,其中的美妙不与那些追求山珍海味的贵公子们所说。清白鲜活的灵魂,如这一味炖萝卜般珍贵。

不知那时的东坡居士是否也如我一样,捧着炖萝卜微笑。冬日里暖锅炖萝卜的香味令人陶醉。想要品尝这份美味吗?点击下方商品卡即可购买本期三联生活新刊。订阅2020年三联生活还可赠送2020年故宫日历及快递服务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