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吸家用抽水泵原理


自吸家用抽水泵的原理基于泵体内部形成负压并利用大气压实现液体自动吸入,具体过程如下:

一、核心工作原理

  1. 启动前注水
    水泵启动前需在泵壳内预先灌满水(或利用泵壳内残留的水),形成初始密闭环境,为后续自吸过程提供基础‌。

  2. 叶轮旋转形成真空
    叶轮高速旋转时,水流向涡壳,泵入口处产生真空区域。此时进水逆止门打开,吸入管内的空气进入泵内,与叶轮槽道中的水混合‌。

  3. 气水混合与循环

    • 外混式结构‌:叶轮排出的气水混合物进入分离室后,部分水通过回水孔返回叶轮外缘,再次与空气混合并循环,持续排出吸入管内的空气‌。
    • 内混式结构‌:水流向叶轮入口,通过回流阀与吸入的空气混合,加速排尽空气‌。
  4. 分离与排出
    气水混合物在分离室内因压力变化和重力作用分离:空气通过出口排出,水则被叶轮再次输送至出口,最终完成自吸并进入稳定输水状态‌。

二、家用自吸泵的特点

  1. 无需引水
    通过上述自吸过程,家用型号可在抽水管内无水的条件下直接启动,省去手动加引水的步骤‌。
  2. 结构优化
    密封性能强,停机后泵壳内仍能存水,缩短下次启动时的自吸时间‌。
  3. 适用性
    吸程一般不超过8米(受限于大气压),适用于家庭供水、小型灌溉等场景‌。

三、维护与注意事项

  • 首次使用或长期停用后需检查泵壳内是否有足够存水‌。
  • 定期清理泵内杂质,避免堵塞回水孔或叶轮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