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必剩客是什么意思


9月1日,《西安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开始实施,其明确界定了九大方面文明行为准则。而“文明用餐、合理消费、反对铺张浪费”更是被置于“健康生活”的首位。那么,市民们是否真正将这一理念内化于心呢?为此,记者进行了深入走访,了解西安市民的“舌尖文明”。

11月23日中午,记者来到了位于繁华的南广济街的一家热门的串串香餐厅。年轻的食客们在此畅快地享用美食,而记者注意到,结账时几乎每张桌上都所剩无几的菜品,几乎都是“”。服务员表示:“串串香深受年轻人喜爱,其中一点原因就是他们可以自由选择,丰俭由人,因此浪费现象相对较少。”

一位正在挑选菜品的肖女士只拿了数片土豆,“我和朋友们经常光顾这里,当快饱时,我们只取最想吃的几串,这样既不浪费又能保持身材。”肖女士的观点得到了众多年轻人的认同。他们认为,浪费是对自己辛勤劳动的不尊重,也是对农民辛劳的不尊重。

到了傍晚时分,记者又走访了四府街周边的餐馆。这条街以周边居民为主要顾客。其中一位五十岁左右的黄先生和家人享用着晚餐,桌面上四菜一汤搭配得当。黄先生说:“我们一家四口吃四个菜就足够。在休息日我们会选择在餐馆放松一下,不煮饭做菜也不会浪费。”旁边一对老年夫妇则将剩余的菜品打包带走,他们的节俭习惯已经深入。

在走访中记者发现,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一辈人,在与家人朋友聚餐时都能做到合理消费。那么在商务宴请中是否也存在浪费现象呢?

11月24日中午,记者又来到了南门附近一家高档餐厅。这里张先生正在宴请客户。结账时记者注意到桌面上没有剩余的菜品。“舌尖上的文明”已经让人们的就餐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张先生表示,“现在人们对于‘面子’有了新的理解,不再认为点很多菜就是有面子。现在的客户更看重节俭和不浪费。”

通过多日的观察与采访,记者深深感受到,“文明用餐、合理消费、反对铺张浪费”的理念已经在西安市民心中生根发芽。越来越多的市民用实际行动践行这一理念,为“舌尖上的文明”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