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的意义说说心情短语
深夜医院长廊,一缕淡雅的消毒水气味间断断续续的啜泣声。我坐于ICU门外那排蓝色塑料椅上,目睹着护士们推着仪器车匆匆而过。这样的夜晚,我经历了整整二十七天,直至那扇监护室的门再次开启,推出来的已不再是满载液的输液架,而是一个庄重的长方形木盒。
在科的三个月里,我目睹了无数次告别。四十二号床的胃癌晚期患者总是在晨曦初露时整理床头柜,将止痛摆放得如同艺术品一般整齐;十六岁的白血病女孩在化疗后头发脱落,但她的枕边却摆满了朋友们寄来的毛绒玩具给予她温暖;还有那位总喜欢在窗边阅读《活着》的老教师,书页的空白处密密麻麻写满了他的批注,却在某个清晨悄然离世,被静默地卷入太平间的白布之中。
真正让我感到震撼的,是这些生命尽头所展现出的坚韧。当四十二床的病人因剧痛蜷缩成虾米状时,他依然会努力擦拭眼镜;女孩在接受穿刺时咬破了嘴唇,但她却坚持要为每位查房的医生绘制卡通肖像;老教师在生命的弥留之际,他那如同枯枝般的手指依然在空中描绘着板书的痕迹。这些细微而坚持的生命力,就如同暗夜中的萤火,让人想起了《肖申克的救赎》中那句令人动容的话:“希望是美好的,也许是世间至善。”
急诊室的张医生曾对我指着一台心电图仪说:“你看这心跳的起伏,越剧烈便说明生命力越旺盛。”这情景让我想起了医院后巷那棵被雷击过的梧桐树,尽管树干焦黑,但竟又抽出了嫩绿的新芽。或许生命本身就是一场伴随着刺痛与颤栗的燃烧,病房里此起彼伏的警报声,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形态的生命赞歌呢?
某日深夜我值班时,遇到了一位因而被送来洗胃的年轻人。他清醒后形容抢救室天花板上的白炽灯管“宛如一条发光的河流”。我们后来常与他聊天,他告诉我那天仿佛听到护士喊“血压回升”的声音,这让他回想起小时候在屋檐下看蜗牛爬墙的画面。“那种湿润的青苔气息让我觉得我还有再试一次的可能。”
外科的王珍藏着一支钢笔,笔帽上有着深深的齿痕。前他曾经抢救妻子的手术失败给他留下了深深的痛苦回忆。那支因手术时咬变形的钢笔如今成了他永恒的纪念。现在他总是带着这支笔去查房,他说每次握住它都能感受到某种温度。“痛苦不会消失,但会慢慢融入你成为你的一部分。”
医院顶层的天台视野开阔,可以看见产科病房的暖黄灯光与地下尸房的青灰台阶。某个黎明我遇见了一位清洁工老李。他正在编扎枯萎的探病鲜花制成花环挂在新生儿室的玻璃窗上。“逝去与新生共存于此,”晨光中的老李脸庞上布满皱纹仿佛一幅未干的水墨画。
或许生命的真谛便藏匿在监护仪绿光跳动中、排列整齐的瓶与暴雨后蜗牛留下的银色轨迹中。当我们在凝视生命深处的黑暗时,那些细小却执着的生命力会从裂缝中生长出来。正如老教师临终前写下的批注:“福贵在老牛眼中读懂了春天的意义。”生命的意义或许就在这些细微之处得以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