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猫鼠的感悟20字
童心忆旧,白眼世事
《狗·猫·鼠》的深度感悟
文/林姗姗
鲁迅先生虽然身处不凡之才,但他更是那可触及心间之真人。在深入探究他的笔下之篇时,我们必须用心体验先生的个人世界。而就在那悠久的时代风云中,先生亦为众人所敬仰的智者。我们尊崇先生,因他在正义面前的坚韧不拔。阅读先生的文章,我们深感其深沉的激愤、其磅礴的力量、其真实而可爱的。而这篇《狗·猫·鼠》便是绝佳的例证。
《狗·猫·鼠》作为《朝花夕拾》的开篇之作,以鲁迅先生儿时的宠物隐鼠与猫之间的纠葛为线索,实则更是对那些所谓“正人君子”的言论进行有力的回击。在现实的纷扰中,先生以冷静的目光看待一切,以淡漠的态度对待世间百态。相较当下之境遇,儿时的回忆显得尤为温馨与可贵。在情绪低落时,唯有回忆能给予我们一丝温暖,而先生则深情地回顾过去,用笔墨书写出对童年的热爱。
在许多人的记忆中,家乡的点滴、一草一木都蕴无尽的韵味。儿时觉得父母高不可攀,长大后觉得故乡虽小却能装在心里,成为乡愁的源头。而当现实中困难重重、挑战不断时,儿时的美好回忆与故乡的温暖成为我们在困境中的避风港。
去年春日,我漫步在北京的胡同之中,最后来到鲁迅先生的故居。在那里,生平陈列馆以时间为轴展示了先生的一生。想起此篇散文,我从中得出三点感想。第一点,“狗”“猫”之争折社会上的权力与阿谀奉承之风。而先生的犀利之笔则直指其要害,毫不留情地批判与讽刺。再看那些“鼠辈”,虽弱小却也令人怜惜,先生对他们充满同情与保护之情。
第二点则是文章的妙处在于其朴实无华之处。在《狗·猫·鼠》中,现实与过去交织在一起,遥远的回忆、近况和当下交织于心间。文章虽平稳叙述但立场鲜明,义正辞严中也不忘自我反思与自嘲。
第三点则是对先生的真实情感的理解。话虽少、言辞犀利、性格冷峻的先生其实也有着温情的一面。例如他对心爱的隐鼠失去的原因有着深切的追悔与反思,坦诚地承认自己曾错怪了猫。尽管如此,他仍坦然面对与猫之间的裂痕,不为自己遮掩半分虚假。在《朝花夕拾》中,无论是过去的鲁迅还是现在的鲁迅,都是那真实可感的鲁迅。这一点从他对待儿子周海婴的态度上也能得到证明。
鲁迅先生对于教育的看法也十分值得关注。他曾与朋友分享儿子的童言趣事,表达出对孩子的深深关爱与教育思考。他的诗作也体现了对孩子的深沉情感和期待。
作者:林姗姗,来自滨州沾化的教育工作者。散文学会会员及其他多地文学会员等荣誉加身。